《其他電子》外資續挺鴻海 法說關注6焦點
鴻海10月自結合並營收7765.76億元,月減5.56%、年增達40.97%,創同期新高、歷史次高。美系外資指出,鴻海10月合併營收達成市場季營收預期共識約40%,顯示蘋果iPhone 14 Pro/Pro Max需求強勁,以及鄭州疫情影響有限。
由於鄭州廠2日起進入7天靜態管理期,美系外資預期鴻海11月營收受生產損失和零部件供應限制影響最大。不過,美系外資認爲展望調降爲集團「內部」目標,鴻海仍將致力實現第四季營收季增約8%預期,若無疫情影響將表現更好,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146元。
鴻海將於10日召開線上法說,美系外資預期投資人主要關注6點,包括鄭州廠區狀況、需求及客戶訂單預期是否變化、12月是否在鄭州或透過深圳等其他廠區彌補生產損失、稼動率下滑和招聘/物流成本上升對毛利率潛在影響、對競爭市況影響、及在印度的擴產計劃。
日系外資亦持相同看法,認爲儘管疫情影響可能造成波動,但依鴻海10月營收表現,仍有望達到第四季預期。儘管近期受疫情不利影響,但仍看好鴻海長期業務後市,預期在需求穩健、產品結構改善及內部優化帶動下,鴻海今明2年營業利益將維持穩健成長。
日系外資亦看好鴻海在電動車業務方面的強勁進展,並預期將貢獻鴻海明後2年營收約1~3%,且若取得任何重大專案、或量產進度更快,將進一步帶動出貨量提升,認爲目前本益比9倍的鴻海風險回報率具吸引力,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145元不變。
另一家美系外資亦指出,鴻海10月營收表現優於美系外資預期8%。鄭州廠疫情影響第四季營運展望,若以鄭州廠11、12月iPhone出貨全面喊卡的最壞情況分析,預估對鴻海第四季營收影響高達2成。不過,仍維持「加碼」評等、目標價145元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