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其事/徐彬勝自幼受扶助 回家扶報恩

北臺中家扶中心扶幼委員會主委徐彬勝(中),鼓勵受扶助學生,將來有能力也要回饋社會。記者遊振升/攝影

北臺中家扶中心扶幼委員會主委徐彬勝幼年時,家裡窮到三餐不繼,連醬油都買不起,幸好家扶及時介入幫助克服困境,他事業有成後,以實際行動投入家扶,讓更多弱勢家庭學生獲得扶助,將來再回饋社會,形成善的循環。

徐彬勝6歲時,走路一跛一跛,父母親詢遍了大小醫院都無法治好,但始終不放棄,1981年時,父親加完班要趕回家帶他看一位名醫,途中遇車禍離世,留下母親及7歲的徐彬勝和3歲妹妹,家裡窮到三餐不繼。

1984年2月,徐家接受家扶中心的扶助,直到徐彬勝就讀臺中高工時,母親認爲他利用時間打工賺錢,已可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應將扶助機會讓給更需要幫助的兒童,1995年3月停扶自立,徐家接受家扶扶助近10年。

徐彬勝常與人分享一則故事,當年與他同獲自立青年的一名學生,從小喜歡畫畫,但學畫需要花很多錢,因此學習之路不順利,大學畢業要到法國學畫時,一直沒有經費,認養人告訴青年不用擔心費用,還一路鼓勵。

徐彬勝說,二年後,這名青年畫家學成回國要找認養人,但都找不到,辦畫展時,認養人只是到場簽名就離開,仍無緣相見。直到畫家出席一次自立青年表揚活動時,主持人問說是否想見到認養人時,畫家說真的很想見,幾分鐘後認養人出現。

徐彬勝說,認養人現身後,畫家立刻要妻子與孩子上臺,還說「他就是我們家的恩人,如果不是他,爸爸不會成爲畫家」,畫家還連聲說「謝謝家扶」。徐彬勝回憶當時溫馨畫面,臺下很多人感動落淚,他至今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