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機車別再穿拖鞋!足踝名醫示警:出事腳部恐救不回

騎車穿拖鞋無法對腳踝提供任何防護,相當危險。示意圖/ingimage

在臺灣,騎機車是日常交通的一部分,但許多人圖方便,常穿着拖鞋就出門。足踝外科醫師朱家宏警告,這樣的習慣極度危險,一旦發生意外,腳部損傷恐怕無法修復,「不是骨折最可怕,而是皮膚與肌腱撕裂,連重建都難。」

朱家宏在YouTube頻道「初日醫學 - 宋晏仁醫師 x Cofit」指出,腳部是「皮包骨」的結構,外層僅有薄薄的皮膚與肌腱包覆,保護力極低。若穿拖鞋騎車發生擦撞或摔倒,鞋子無法提供任何防護,足部會直接與地面摩擦,這類創傷不僅恢復期漫長,還留有永久性疼痛或變形。

除了拖鞋,他也分析多種鞋款對足部健康的影響,例如鞋底過薄的平底鞋支撐力不足,長期穿着會造成足弓疲勞;高跟鞋則讓阿基里斯腱長期處於縮短狀態,久而久之影響肌腱彈性;全厚底鞋雖看似穩定,但離地高度過高,對地面感知下降,踩到小石子就容易扭傷。

至於許多人最愛的夾腳拖,問題更爲明顯。朱家宏解釋,夾腳拖與腳後跟分離,支撐點不足,走在溼滑地面容易滑倒,長時間穿會讓腳趾形成「勾抓」的步態模式,導致肌肉代償與姿勢不良。他進一步提醒,臺灣曾有一名19歲長跑選手,騎車時因穿夾腳拖被拋飛,落地瞬間腳趾直接與地面摩擦受創,最終導致趾骨碎裂,運動生涯就此中斷。

那麼,該如何挑選適合的鞋?朱家宏建議,穿鞋時腳趾應能自然往下抓地,若能感受到鞋內的回彈與貼合感,就代表鞋底支撐得宜;相反地,如果腳在鞋裡滑動或空間過鬆,就容易造成不穩與疲勞,因此他呼籲,騎機車時務必穿着包覆性強的鞋款,避免憾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