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多維賦能 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8月19日至20日,“2025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在鄭州舉辦。與會嘉賓表示,期貨市場作爲專業風險管理平臺,在不確定性環境中的獨特作用愈發凸顯。當前,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價格影響力等不斷提升,並持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此同時,期貨市場更需凝心聚力,始終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的宗旨,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在推進強國建設的進程中展現更大擔當、做出更大貢獻。
期貨市場日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當前,國際經濟貿易秩序正面臨深刻調整,不確定性成爲全球經濟關鍵詞。在這樣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各類經營主體面臨着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中國證監會期貨監管司副司長王穎表示,作爲專業的市場化風險管理平臺,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越多,期貨市場獨特作用愈發凸顯。
爲助力實體經濟穩健運行、更好應對外部風險挑戰,期貨市場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成效顯著,市場發展質量再上新臺階。王穎介紹,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一方面,品種工具體系日益豐富。去年年底以來,國內期貨市場新上市多晶硅、鑄造鋁合金、純苯、丙烯等重要期貨品種。截至目前,已上市商品期貨和期權品種131個,可服務和輻射的國民經濟領域更加廣闊。另一方面,產業客戶參與度持續提升。2024年全市場產業客戶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長12.2%,48個主要品種產業客戶持倉量摺合現貨市場規模超2億噸;參與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數量連續十一年保持增長。
隨着期貨市場服務能力的不斷增強,期貨價格影響力也在持續提升。王穎表示,國內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套期保值、期現套利、含權貿易等多種形式被廣泛採用,期貨價格深度嵌入現貨企業經營管理各環節中;同時,我國期貨價格逐步成爲國際貿易定價參考。期貨市場對外開放路徑不斷豐富,豆油、橡膠等品種期貨結算價授權業務接續“走出去”,合格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期貨期權品種數量擴容至91個。
王穎還表示,期貨市場日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一是持續助力鄉村振興。“商儲無憂”助力保障糧食安全,“保險+期貨”助力農戶穩收增收,創新探索了多種“保險+期貨”與其他業態協同融合的助農新模式。二是深入服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已上市的商品期貨和期權中有84個工業品,佔比64%,在當前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的市場環境下,爲製造業相關經營主體穩定經營、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性提供了堅實保障。
厚植根基力促鄭商所邁向一流期貨交易所
河南作爲新中國期貨市場的發源地,在期貨市場發展進程中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多年來,當地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期貨市場建設工作,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續推動期貨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
河南省委金融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吳建武表示,將大力支持鄭商所創新發展、優勢再造,加快聚集金融與產業資源,重點培育期貨經營機構,積極引導實體企業深化期貨現貨聯動,吸引和鍛造高素質期貨人才隊伍,努力推動一流期貨交易所建設。“歷經30多年精耕細作,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期貨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鄭州期貨市場規模穩步提升,鄭州價格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正在逐步成爲全球重要的期貨交易中心、定價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吳建武說。
鄭商所理事長熊軍表示:“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征程上,鄭商所將堅守監管主責主業,持續優化市場供給,更好發揮期貨市場功能,積極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和金融強國建設。”
爲推動期貨市場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熊軍詳細闡述了未來重點推進方向,涵蓋三大關鍵領域。
一是持續豐富品種工具供給,夯實服務根基。鄭商所將緊扣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發展需要,穩步推進葵花籽油期貨品種的研發註冊,有序推動鋼坯、水泥、雞肉等品種研發,探索推廣更多短期期權。結合自身在能化等領域的品種稟賦,圍繞已有優勢產業鏈上下游、左右端擴展,持續豐富衍生工具類型。深化儲備品種研究,持續推進符合實體經濟需求的衍生品研發。
二是提升市場運行與服務質效,深化產業賦能。鄭商所將堅持“一品一策”優化已上市品種合約及業務規則,“一企一策”開展市場培育活動,支持風險管理公司、大宗商品交易商引導企業拓展期貨應用場景,擴寬產業“期權+”服務範圍,持續提升產業客戶參與度。有序推進“保險+期貨”“糖業無憂”項目實施,優化完善“商儲無憂”業務模式。
三是穩步擴大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鄭商所將制定實施“十五五”戰略規劃,以務實舉措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國際化品種研發,落地PTA保稅交割,適時擴大合格境外投資者可交易品種範圍,力爭實現聚酯期貨板塊整體對外開放。同時,拓展跨境合作新空間,穩步推動與境外期貨交易所結算價授權合作,加強國際市場交流,持續提升鄭州期貨市場的全球定價影響力。
多管齊下推動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
王穎認爲,期貨市場需要更加凝心聚力,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的宗旨,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在推進強國建設中展現更大擔當,做出更大貢獻。下一步,證監會將圍繞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做好以下幾方面重點工作。
在產品供給層面,證監會將持續豐富產品供給。推動液化天然氣等重要能源品種上市,進一步完善商品指數體系,不斷擴大期貨及衍生工具覆蓋面,更好滿足市場風險管理需求。
在市場開放方面,證監會將堅定推進期貨市場高水平開放。加快落實2025年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一攬子重點舉措,穩步增加特定品種以及合格境外投資者可參與交易的境內期貨期權品種範圍,着力增強境外客戶參與我國期貨市場的便利度。
市場服務工作也將不斷深化。證監會將持續完善產業服務模式,引導龍頭企業更好地直接利用期貨市場穩定生產經營,支持中小企業通過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產業服務商開展風險管理,持續改善企業開展套期保值的制度環境。
行業機構專業能力的提升同樣至關重要。證監會將結合當前外部環境特點,針對實體企業風險管理中的切實困難,加大業務和產品創新力度,打造更加多元適配的風險管理工具體系,面向不同階段、不同類型、不同行業的產業企業提供個性化、精細化服務。
此外,證監會還將強化研究驅動發展。以中國資本市場學會成立爲契機,充分匯聚各方研究合力,進一步提升期貨市場研究能力,面向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需要,以及期貨市場創新發展的前沿領域開展深入研究,爲推動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研究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