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風了?中美友好故事徵集,知名大V司馬南和陳平參加不,咋回事

互聯網上有一個主流論點,風往哪邊吹,專家學者就往哪邊倒。

說句老實話,現在互聯網上很多知名的專家,他們根本沒有自己的見識和觀點。

基本上屬於念稿子的狀態,很多網友其實特別的反感,作爲一個專家,學了那麼多年的知識,應該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可是在實際情況當中,很多專家他們往往不講道理。

這也就導致了網友們和專家之間產生了一個互相不信任的感覺。

比如說某個知名的大V一方面對民營企業大肆的辱罵,一方面又將自己的財產放到了美國。

最近這兩天媒體發佈了一個消息,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中美友好合作故事作品徵集的活動,我相信不少網友已經看到了。

這條新聞主題就是應徵的作品應該圍繞着跨越文化差異,傳承友誼信任的主題,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記錄中美交流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示中美友好合作美麗畫卷。

這條消息在互聯網上發佈之後,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大家都清楚,這些年的時間裡,互聯網上經常有一些知名的大V,比如說司馬南和陳平。

一方面自己的財產放到了美國,一方面又對美國指手劃腳,同時還對咱們自己國內的民營企業有了特別大的意見,就是這樣的雙標導致很多網友有巨大的爭議和反感。

很多網友其實保持着一個觀點,那就是要言行合一,比如說你討厭一個國家,那麼你就明目張膽的討厭,大家覺得也沒什麼。

但是你不能一邊討厭一個國家,一邊又將自己的財產放到討厭的國家當中,很多網友都是用腳投票的,最近這段時間不少的網友在互聯網上吐槽,說是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大家找工作也遇到了麻煩,就業也是個大問題。

如果給你一個選擇,你是去一個外企還是在一個本地的企業,我相信大家心裡面都有一個判斷事物標準的答案。

這件事情在互聯網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和討論,我也奉勸各位網友不要陷入到宏大敘事當中,其實很多人就是一個打工者。

大家更應該關愛自己身邊的同胞,關注我們自己身邊的故事,有些人一旦到了互聯網上提到別人的國家,總有一種感覺,好像與其提升自己,不如貶低別人。

其實這些國家離我們相隔萬里,大家沒有必要太過的關注,即便別人的國家經濟衰退了,軍事不行了,那麼咱們的工資能提升嗎?

我們的福利待遇能有保障嗎?

我們的醫療行業能有一個改變嗎?

有的時候就變成了一種情緒的宣泄,而這種情緒的宣泄其實對於我們自己本身沒有任何的提升。

如果我們從軍事角度的實力來看,司馬南曾經講過一句話,美國兵都是少爺兵,我不知道網友們相信嗎?

即便別人的兵軍事實力差,個人素養差,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咱們又沒準備打仗,有些時候,爲了貶低他人來提升自己的自信已經變成一個特別荒唐的事情。

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自己身邊的故事,甚至我之前看到過一個街頭博主的採訪,採訪的一個路人談了這樣一個觀點。

我這輩子都沒有見過一個外國人,我就是在門口擺攤賣一個熱乾麪,我都不知道你跟我講的國外事情究竟和我有什麼關係。

我相信不少的網友還是不要陷入到宏大敘事當中,大家更應該關注自己身邊的同胞,如果我們連自己身邊同胞的真實現狀都不關注,那麼關注國外也沒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