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動肝臟再生機制 一款胺基酸超強大 醫:藏在食物裡

有國際研究顯示麩胺酸這種胺基酸,可能啓動肝臟的再生機制。(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你是否有過突然想喝一碗充滿「鮮味」的湯?那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肝臟需要修復了。醫師張家銘指出,有國際研究顯示麩胺酸這種胺基酸,可能啓動肝臟的再生機制,而日常中有許多容易取得的天然食材都含有麩胺酸,例如起司、昆布,肝臟的修復開關,就藏在這天然「鮮味」裡。

臺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指出,今年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刊出一篇震撼醫學界的研究。當肝臟受傷時,體內一種名爲 URI1 的蛋白質濃度下降,麩胺酸濃度上升,這個變化會刺激巨噬細胞釋放出促進肝臟再生的信號 WNT3,讓肝細胞進入修復與增生模式。張家銘說,這並非只是理論,而是實實在在地幫助肝臟恢復,甚至提升小鼠在九成肝切除後的生存率。

「也就是說,這種讓我們說好鮮喔的物質,其實是一種身體裡的修復訊號。」張家銘指出,這並非叫我們多吃味精,大自然早就給了我們不少含鮮味的禮物,許多日常食材也容易取得,除了起司、昆布,像紫菜、豬後腿肉、牛小排、肉雞、牡蠣都是麩胺酸極佳的來源,屬於「食物中的鮮味」,不是人工添加的成分,更容易被身體接受與代謝。

張家銘說,我們的身體其實很聰明,知道什麼時候該修復,也知道用什麼訊號來啓動修復,「麩胺酸就是那個訊號之一,吃進肝臟聽得懂的訊號,纔是真的讓它啓動再生的語言。」

張家銘指出,肝臟是全身唯一一個可以長回來的器官,手術、肝炎後以及長期代謝壓力下,它都試圖自我修復,但過程需要燃料,燃料不一定是藥物,也不一定是昂貴的療程,有時候可能就是一片乳酪、一碗昆布雞湯裡的那個鮮味,麩胺酸不是什麼新潮營養素,它一直都在,只是我們今天才終於知道它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