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不禮讓行人 較去年增3成

近年加強舉發汽機車路口不停讓行人,配合科技執法,今年一至八月舉發件數較去年相比,件數仍增加。記者許正宏/攝影

臺灣因行人穿越馬路屢傳事故,遭國際媒體形容是「行人地獄」,交通部、警政署加強查緝交通違規,前年及今年更分別加重路口不停讓行人罰鍰。警政署統計,今年一至八月全國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約一○九六萬件,較去年同期增加近一成,汽車不禮讓行人件數更較去年同期增加三成,普設「科技執法」是一大原因。

交通部表示,減少交通違規要靠交通工程、教育、執法,處罰只是手段之一,交通部會持續視違規肇事變化,滾動檢討相關違規行爲的罰則輕重,也會持續改善各項行車環境,並宣導、教育駕駛人遵守交通規則。

黃姓警官指出,舉發件數上升有很多因素,「科技執法」是原因之一,近年由中央補助經費,在全國各地增設科技執法設備,截至去年底全國已有七百多處,今年全國還持續增設。因科技執法不用人工現場攔查,廿四小時不間斷,舉發件數上升並不讓人驚訝。

黃說,中央、地方每個月都會根據違規、事故件數,檢討交通政策及熱區,包括標線、路燈甚至護欄等設置,因應資料數字動態檢討;他認爲國人交安意識及路口停讓行人觀念其實有提升,但目前科技執法設定篩選參數後,由AI挑選出違規影像,再由人工確認,政府「舉發能力」大幅提升,纔會出現政府宣導及取締多年,仍造成件數上升的現象。

根據統計,今年一至八月,警察機關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計一O九六萬餘件,較去年同期增加九十六萬件;舉發件數中,以「違規停車」二八○萬件最多,「超速」一八一萬件居次,「不依規定轉彎」一五七萬件排第三。

在政府相當重視的「路口不禮讓行人」違規部分,舉發「路口不停讓行人」較去年同期增加二成一,其中汽車不停讓行人違規有三萬七四三七件,較去年同期增加三成,機車違規四萬八七八五件,較去年同期增加一成四。

舉發「危險駕車」及「酒後駕車」則有成效,今年一至八月舉發「危險駕車」違規四萬三三九八件,較去年同期下降三成;舉發「酒後駕車」違規二萬九四三一件,較去年同期減少一成二。

依交通部道安統計,今年一至七月,「酒駕案件導致死亡」計八十人,較去年同期減少七十一人,降幅達四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