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製造業正成長 AI、傳產兩樣情
學者指出,第2季的匯損,重創很多毛利本就不高的傳統產業,已知很多工具機產業已減班管控成本,甚至已有部分染整廠歇業。(本報系資料照片)
經濟部統計處19日發佈第2季製造業產值達5.34兆元,年增11.14%,連6季正成長,惟相較科技業氣勢如虹大幅成長,汽車及其零組件、基本金屬、化學材料年減8%甚至逾2成,學者指出,除關稅,第2季的匯損,重創很多毛利本就不高的傳統產業,已知很多工具機產業已減班管控成本,甚至已有部分染整廠歇業,政府應儘快協助度過難關。
統計處指出,第2季製造業產值持續正成長,主要受AI、高效能運算以及雲端資料等需求熱絡,推升資通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強,但傳產因市場競爭激烈以及需求保守抵銷部分增幅。
其中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產值1兆9028億元,年增25.62%,主要是積體電路業受惠AI、高效能運算的需求,挹注12吋晶圓代工持續增產,年增29.24%;但面板及其組件則因需求疲弱,年減6.53%,抵銷部分增幅,至於電子產品、光學制品受惠AI商機,產值增加至7078億元,年增72.95%。
反觀傳產業,統計處表示,受國際經貿情勢不確定性影響,市場需求保守觀望,及部分廠商產線排修而減產,致化學材料及肥料業產值年減20.26%、基本金屬業產值年減12.99%、汽車及其零件業產值年減8.32%,只有機械設備受惠半導體產業鏈投資先進製程,年增3.86%。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指出,這對下半年經濟前景,可謂是警訊,因爲目前很多工具機、紡織等傳產已經開始減班,也有染整廠直接收起來不做,就是受關稅跟第2季匯損影響,甚至有紡織業者已接到進口商的通知要求降價分擔關稅,等於說只接單就是虧錢。
邱達生表示,跟日韓比較有競爭的工具機也相對弱勢,業者有提到,現在跟日韓比起來,臺灣的工具機沒有價格優勢,日本產品對美國市場來說具較高性價比,像是可以用得比較久。
邱達生透露,目前很確定的是,對等關稅20%+N不會是最後的稅率,但應儘快談出最後的稅率,接下來傳產勢必會有資金斷鏈問題,政府應儘快提供低利貸款或者經由海外拓銷,協助業者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