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9月製造業PMI 日韓兩樣情
受訪的日企表示,中國大陸等主要市場需求疲弱,加上美國新關稅政策的影響,經營上有不少的壓力。日本製造業PMI終值,從8月的49.7,下降至9月的48.5,離榮枯分界線50大關愈來愈遠,指數創3月以來最差,跟初值48.4幾乎一樣。
此報告指出,日本工廠產出會大幅度減少,主要是新的訂單變少,故新業務也創下4月以來最大的減少量。同時,日本出口訂單也愈來愈少,但比8月的狀況要好一點。
經濟學家表示,日本就業成長已經減到2月份以來最低,反應出已跌到4月以來最低的日企商業信心狀況不佳。總體來看,除非國內外需求明顯改善,否則日本製造業短期之內應該很難看到大幅成長。
路透社指出,受到原物料和勞動成本上漲的推升,日本製造業投入生產的成本小幅增至3個月新高,但還是低於2025上半年的平均價位。不過,日本企業還是一直調高銷售價格,主要是要讓公司的獲利保持在一定的水準。
至於受到貿易談判不確定性的影響,但有海外需求改善的支撐下,韓國9月製造業PMI來到50.7,高於8月的48.3。同時,該指數也是從2025年1月以來,第一次向上突破50點,並創下2024年8月以來最高。
此報告指出,在下跌了6個月且有連續5個月都下滑的情況下,因新產品上市與量產的激勵,韓國製造業生產與新訂單上個月出現成長。亞太主要市場環境改善,海外需求是6個月以來首次成長,但韓國內需不好拖累經濟成長。
經濟專家預估,在韓國製造業者在手訂單重新回溫下,樂觀的氛圍可望在短期之內延續下去。雖然川普又對其它輸美產品課徵新關稅,但受科技需求的推動,加上消費反彈,使得出口依然暢旺,故韓國經濟在第二季期間不錯。
此調查發現,因爲需求增加,韓國消耗庫存的速度創2024年4月以來最快,廠商在手訂單也是6個月以來第一次增加。同時,韓國製造業者的新增採購量重寫13個月以來新高紀錄,新增就業數量也是兩年以來最高。
韓國製造商在9月對未來一年的前景,仍然抱持着樂觀態度,儘管熱度卻不如8月,預估新產品推出與內需市場將有所改善。不過,韓國與美國的關稅協議,到現在還沒有正式敲定是衆多韓企的隱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