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1萬》發1萬來了!今8時起開放預登記 最快11日入帳
普發一萬元現金今上午8點起官網開放登記,民衆可依身分證尾數分流辦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普發一萬元現金」於今(5)日上午8點起於官網開放登記,爲避免網頁流量過高,登記作業採身分證或居留證尾數分流,首日由尾數「0」、「1」者優先登記,最快可於下週二(11日)晚間至下週三(12日)陸續入帳;除官網登記入帳外,民衆自11月17日起可到ATM領現,或於11月24日起至郵局櫃檯領取;偏遠地區居民則採造冊發放,特定族羣則直接匯入。《中時新聞網》整理領取資格、5種領法、時程等,讓讀者快速掌握重點。
1. 國內現有戶籍國民
2. 已取得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
3. 取得永久居留許可的外國人
4. 大陸地區、港澳、外國人爲我國國民的配偶,並取得居留許可
5. 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其具我國國籍之眷屬
6. 115年4月1日至4月30日出生的新生兒
民衆今(5)日上午8點起可至「全民+1 政府相挺」普發現金登記網站(https://10000.gov.tw),填寫身分證號、健保卡號及銀行帳戶等資料,爲避免同時間涌入造成系統壅塞,政府採取「身分證尾數分流」制度,首日開放尾數「0」、「1」者優先登記,其餘號碼依序開放,10日後全面開放自由登記,不再分尾數。
財政部國庫署表示,首批入帳時間可能因各家銀行作業不同而有所差異,部分銀行最快可於11月11日下午6點起陸續入帳,但表定於11月12日開始作業。
普發一萬登記今上午8點上線,採身分證或居留證號碼尾數分流登記。(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表)
登記分流時程如下:
11月5日:尾數 0、1 開放登記
11月6日:尾數 2、3 開放
11月7日:尾數 4、5 開放
11月8日:尾數 6、7 開放
11月9日:尾數 8、9 開放
11月10日起:全面開放自由登記
除登記入帳外,民衆也可選擇透過ATM或郵局臨櫃方式領取普發現金,自11月17日至2026年4月30日,持提款卡、健保卡號及身分證字號,可前往全臺合作金融機構ATM,包括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兆豐銀行、臺灣中小企銀、中國信託、臺新銀行、玉山銀行、元大銀行、永豐銀行、國泰世華、臺北富邦及中華郵政等,直接提領現金;ATM機臺將張貼「普發現金」識別貼紙,方便辨識。
若選擇郵局臨櫃領取,時間爲2025年11月24日至2026年4月30日,民衆可持身分證或健保卡至全國任一郵局窗口覈對身分後領取,11月24日至11月29日爲分流領取期間,尾數單號(1、3、5、7、9)於週一、三、五領取;雙號(2、4、6、8、0)於週二、四、六領取,如是年滿65歲長者及身心障礙者不受分流限制,郵局將優先引導至友善或無障礙窗口辦理。
針對偏鄉居民及矯正機關收容人,政府將採造冊發放方式進行,偏鄉地區包括屏東縣獅子鄉、花蓮縣萬榮鄉及臺東縣金峰鄉,登記作業已於10月24日至10月28日辦理完畢,居民可於11月12日至11月25日領取現金,領取時間爲每日上午8點至下午6點;矯正機關收容人則由矯正署統一造冊,將款項發入收容人保管金帳戶。
至於已領取政府撥款的特定族羣,如勞保年金、國民年金、老農津貼及退休金等,將自11月12日起由政府直接匯入既有帳戶,無需另行登記或申請。
針對未成年人領取普發現金的方式,財政部說,未滿7歲的孩童須由父母或監護人代爲領取;7歲至未滿13歲者,若已有金融帳戶,可自行登記入帳或持提款卡至ATM領現,也可由父母或監護人帳戶代領。
至於13歲以上未成年人,則可依成人方式辦理,選擇登記入帳、ATM領現或至郵局臨櫃領取;若無金融帳戶與提款卡,則可攜健保卡親自或委託他人(持本人健保卡及受託人身分證件)至郵局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