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提前進入枯水期

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人民網南昌8月8日電 (記者時雨)8日5時,據江西省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辦公室消息,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按照全國統一的“1985國家高程基準”降至10.13米,這標誌着鄱陽湖正式進入枯水期。

7月中旬以來,星子站水位快速下降,8月8日退至10.14米以下,較常年平均(11月2日)提前87天,爲有紀錄以來第三早(2023年7月20日、2022年8月6日)。8日8時,星子站水位10.11米,偏低5.28米,鄱陽湖通江水體面積、容積分別縮小至年最高水位時的1/2、1/4。

受今年鄱陽湖水位持續處於低位的影響,沿湖地區正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持續加強水文水資源監測,統籌調度水庫資源,科學把握放水節水時機,充分發揮水庫保障灌溉的 “王牌” 作用,提早做好防旱抗旱和枯水應對工作。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地處鄱陽湖入江口,面對鄱陽湖持續的低水位,該縣採取相應措施積極應對。“目前,五河入湖流量爲1670秒立米,出湖流量爲2770秒立米,湖區通江水體面積爲1400平方公里,較去年同期小了2030平方公里。”湖口縣水利局水旱災害防禦股股長塗鴻霽介紹,湖口縣提前採取了相關措施,在6月初左右就及時下發了通知,要求各鄉鎮加強對水庫山塘的蓄水工作,全力做好保水節水工作。

此外,江西省各級水利部門也正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持續加強水文水資源監測和會商研判,對鄱陽湖代表站星子水文站實行24小時實時監控其水位、流量變化,及時關注水質變化。抓住前期鄱陽湖水位偏高的有利時機,及時部署指導沿江濱湖地區積極開展引提水工作。截至8月4日,沿江濱湖地區累計引提水2.01億立方米。近一週來,全省共引提水0.50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