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我們家以後AA制,我果斷把婚房改成爸媽的名字,婆婆急了

結婚後婆婆提出:我們家以後AA制,我果斷把婚房改成爸媽的名字,婆婆急了

“親戚不共財,共財斷親情。”

這話我媽從小就念叨,說的是錢一旦摻進親情裡,關係就變了味。

我原以爲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沒想到婆婆一句“我們家以後AA制”,讓我徹底醒悟。

我果斷把婚房改成了爸媽的名字,婆婆急了,家裡炸了鍋。

我叫蘇婉,今年三十歲,江蘇常州人,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外企做行政,性格溫和但不糊塗。

我和老公陸昊是大學同學,戀愛五年,結婚兩年。

陸昊是個老實人,工作穩定,收入中等。

我們婚房是我爸媽出錢買的,首付和裝修都是他們掏的,房產證上寫的是我和陸昊的名字。

婚後生活本來平穩,直到婆婆搬來住,說是“幫我們照顧生活”。

她是典型的精明人,嘴上說得好聽,心裡算盤打得響。

一天吃飯時,她突然說:“以後家裡開銷都AA吧,水電、飯菜、孩子教育,誰用誰出。”

我一愣:“媽,咱們是一家人,怎麼還分得這麼清?”

她笑着說:“一家人也得講規矩,不能讓我們家吃虧。”

我心裡咯噔一下。

什麼叫“我們家”?我和陸昊不是一家人嗎?我爸媽出的錢買的房,她怎麼就成了“我們家”了?

我把這事跟爸媽說了,爸媽沉默了一會兒,爸說:“既然她要分得清,那你也別糊塗。房子改成我們名下吧,省得以後扯不清。”

我想了兩天,決定聽爸的。

我和陸昊商量:“我想把房子改成爸媽的名字,畢竟是他們出的錢。”

陸昊猶豫了一下:“這樣是不是太生硬了?”

我說:“你媽都要AA了,我也得爲自己打算。”

他沒再說話。

我去房管局辦了手續,把房產證改成了爸媽的名字。

消息傳到婆婆耳朵裡,她當場炸了:“你這是把我們家踢出去!你爸媽出錢就了不起了?”

我冷靜地說:“媽,您不是說要AA嗎?那房子也得分清楚。”

她氣得臉發紅:“你這是不孝!我們家養了陸昊這麼多年,你現在翻臉不認人!”

我沒吭聲。

我知道,這不是翻臉,是自保。

接下來的日子,婆婆處處找茬,做飯只做她和陸昊的份,洗衣服只洗他們的。

我也不爭,自己做飯洗衣,日子照過。

有一天,陸昊下班回來,看到我一個人吃飯,問:“媽怎麼不做你的飯?”

我笑了笑:“她說AA嘛,我自己來。”

他沉默了很久,說:“這樣過日子,太累了。”

我看着他:“那你想怎麼辦?”

他低聲說:“我跟媽談談。”

第二天,婆婆搬回了老家,說是“受不了這個家”。

我沒挽留,她走後,家裡清淨了不少。

幾個月後,我懷孕了。

陸昊變得更體貼,家務也主動分擔。

孩子出生後,我爸媽來幫忙照顧,婆婆偶爾打電話來,但再沒提AA的事。

有一次,她來家裡看孩子,看到房產證上的名字,臉色複雜。

我遞上一杯茶,說:“媽,咱們一家人,不用分得太清。”

她點點頭:“是我當初太計較了。”

故事的最後,我想說:“親情不是生意,算得太清就沒了溫度。”

婆婆當初想用AA制掌控我們,卻沒想到我會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

做人不能只圖“捷徑”,親情也不能只靠嘴說。

誰真心,誰算計,一場房產風波就能看清楚。

“算盤打得響,親情就打了折。”

婆婆那一套“我們家”的說法,最終把自己從這個家裡隔了出去。

親情不是交易,越算越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