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4大閱讀迷思,再用2個技巧提升吸收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你有發現,工具型書籍的精華都在前半段嗎?

► 我對工具類型書籍的2大發現

► 你真的不用把書看完,沒關係!

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四個常見的閱讀迷思,與改善方式

當你認爲,讀書一定要從頭讀到尾纔是正確閱讀方式時,一但你意識到自己冒出想將書本放下的念頭,很容易產生認知上的矛盾。嚴重一點,還可能會對自己想將書本放下的念頭產生批判。

迷思二.)只爲了吸取知識而閱讀

只要你打開網路社羣,一定都會看見類似「增加知識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概念宣傳,當然我也是提倡者之一。可是呢,單純因爲「增加知識」而閱讀的動機,並不一定比得上「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更能使人堅持。

► 我是爲了解決妥瑞氏症而讀

我永遠記得,自己真正開始培養閱讀習慣是在 2014 年的某個月份。當時,我想透過閱讀解決的問題並不是職場、人際關係或感情經營,而是我的『妥瑞氏症』。

迷思三.)一定要按順序閱讀

不管你是爲了增加知識而讀,或是爲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讀,通常你會選擇的書籍,往往有着吸引你閱讀的章節內容。既然如此,與其憋着忍耐看一些你還不感興趣的內容,不如直接翻閱至你有興趣的章節閱讀,會更有價值與動力,免於手拿著書,但大腦在想其他事情而浪費時間。

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迷思四.)總覺得書要讀的越多越好

你閱讀是爲了自我成長嗎?還是滿足自我成長背後的目的呢?人的任何行爲其實都隱含着動機,包含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 少即是多的概念

我很喜歡《慢速工作力》這本書裡的「少做一些事情」概念,作者Cal Newport鼓勵大家試着將每天做的事情減少一些,把精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能有效提高工作生產力。

► 閱讀不在多而再於精

最近在讀《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這本書,內容共有七十八種思考章節,結果我被第八章《修行》深深吸引與着迷,停留在這章節一個禮拜之多。

破解4大閱讀迷思,馬上改善閱讀法,再用2個技巧提升吸收力,成爲更好的自己

▍我的2大高效閱讀技巧分享,讓知識變成「知肉」

► 用演講強化學習:把學到的內容說出來,讓知識內化

我很喜歡在讀完一段內容後,起身對着空氣進行演講。透過這種方式,我會試着將剛剛學到的內容,用自己的方法重新表達,並思考如何讓別人也能聽懂。

► 善用ChatGPT語音功能進行交流,幫助你獲得全新洞見

如果你希望有人與你對話、互動,而不只是獨自對着空氣演說,那麼我推薦你善用 ChatGPT 的語音功能。這不僅能讓學習變得更有趣,有時候,ChatGPT 甚至能給出你意想不到的迴應,讓你獲得全新的視角!

善用ChatGPT語音功能進行交流,幫助你獲得全新洞見。右圖來源:Photo by Dima Solomin on Unsplash

▍結語:閱讀五大重點整理

▶️ Podcast推薦:歡迎你至《Wow這就是人生 Podcast》收聽《EP263|你真的不用把書看完沒關係!4個閱讀的錯誤觀念:從解決生活問題,找到閱讀的樂趣》節目內容,讓我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 邀你追蹤

圖片|Wow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