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市農發行爲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更大力量
爲深入學習貫徹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推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走深走實,農發行萍鄉市分行累計投放4.96億元貸款支持湘東區贛湘邊百里鄉村振興示範帶項目。
據悉,該行立足政策性銀行定位,主動上門營銷,將承貸客戶作爲營銷突破口,與當地政府和職能部門對接溝通,建立政銀企三方溝通協作機制,積極宣介農發行信貸政策優勢,完成銀企信貸業務的雙向選擇。在辦貸過程中,充分了解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難點痛點,並積極爲企業排憂解難。
項目建成後,將有效推動當地農業種植、養殖、加工、銷售、服務等一體化發展。一是立足本地農業產業特色,構建三產融合新格局。項目立足湘東特色產業,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和三產融合格局,圍繞生產規模化、加工集羣化、營銷品牌化的全產業鏈開發格局,聚焦生產加工、鄉村旅遊,以加速“大農業”發展,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爲建設目標。項目的建設有利於促進湘東區現代農業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發展,適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發展方向,能有效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就業,保障人民消費安全,提高農業競爭力。二是提升種業發展基礎能力,爲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貢獻。項目包含的子項目現代農業產業創新工程,着力打造水稻種植創新中心建設,利用湘東區作爲雜交水稻“國家級制種大縣”的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充分發揮水稻智慧生產技術創新領域“思想庫”、“信息庫”和“人才庫”的作用,着力打造湘東區智慧農業的名片,幫助水稻種植戶有效解決用工難、作業效率低和生產成本高等問題,達到支持種業產業創新發展邁上新臺階,實現水稻種植持續豐產增收的效果。三是圍繞“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構建企業和農戶共創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一方面,項目堅持景村融合,在改善農村風貌的同時,因地制宜打造風景名片,挖掘農村傳統文化內涵,通過吸引外地遊客打卡,爲農村帶來新流量新消費,帶動農民增收。另一方面,通過7000餘畝的農地流轉,變傳統家庭種植模式爲產業化種植模式。企業可以開展特色種植和經營,農戶也可以通過土地流轉費用、股權分紅、受僱勞動等多種方式實現增收,在地方農業產業的發展升級過程中持續受益。
下一步,該行將持續深入學習千萬工程案例項目的價值,更有效地將其融入到金融服務中,爲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更大的力量。(楊舒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