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面修正 科技股新契機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蔡騰侖指出,過去兩年「科技七雄」主導市場漲勢,標普500指數的報酬過半來自這七家公司,形成資金高度集中現象。然而,AI發展已進入類似手機產業的遞進週期,從晶片、平臺到應用層層接力,創新者將逐漸取代基礎建設商,成爲價值收割者。
至於大陸新創DeepSeek推出的低成本AI模型,顯示即便缺乏高端晶片支援,透過軟體演進與開放架構亦能取得市場競爭力,這爲全球投資人提供多元資產配置機會,減少對美國科技股的過度依賴,掌握亞洲市場的成長紅利。
臺新美日臺半導體基金經理人蘇聖峰指出,美國法院判決否定川普關稅擴權,市場預期貿易戰緊張可望降溫,加上輝達財報優異,激勵科技與成長型股票迅速反彈。雖貿易政策仍具變數,但AI資本支出趨勢不變,對市場信心形成支撐。
選股上應首重本益比提前修正、受關稅影響小的次產業並對資金高度集中的熱門題材保持謹慎,較偏好AI晶片、大型軟體與伺服器族羣。目前亦看好評價合理的日本半導體企業,認爲具備相對抗震優勢。
駿利亨德森投資則從歷史回測出發,強調科技股雖波動劇烈,但長期表現穩健。駿利亨德森投資股票投資分析師Andrew Cox分析,自2008年至2024年間,MSCI世界資訊科技指數僅4年呈現年度報酬爲負,但平均年化報酬率達12%,遠高於全球股市整體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