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坐不住了!將向開發者開放AI大模型,以刺激新應用開發

5月21日,蘋果公司被曝將在6月9日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推出一項重大戰略調整。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其人工智能(AI)模型權限,允許基於Apple Intelligence的大語言模型構建應用功能,旨在刺激新應用程序的開發,讓蘋果設備更具吸引力。

據悉,蘋果此次開放的AI模型分爲兩個層級,設備端輕量模型和雲端大模型。初期將聚焦本地部署,允許開發者調用約30億參數的語言模型,該模型在iPhone 15 Pro上可實現每秒30個token的生成速率,性能優於Mistral-7B等開源模型。雲端模型則通過私有云運行,與GPT-4-Turbo水平相當,但數據傳輸需用戶授權,並採用加密技術確保隱私。

蘋果的AI佈局長期以硬件驅動爲核心。自2017年推出首款神經引擎(Neural Engine)以來,其AI技術主要通過iPhone、Mac等設備的芯片和操作系統實現功能集成,如Face ID、攝影算法優化等。2024年推出的Apple Intelligence雖整合了通知摘要、文本生成等基礎AI能力,但初期功能僅覆蓋系統級應用,未向第三方開放。

開放AI權限後,蘋果將允許外部開發者基於蘋果的底層大語言模型(LLM)構建AI功能。初期開放的模型將聚焦於設備端運行的輕量化版本,而非依賴雲端服務器的複雜模型。這意味着開發者可將Apple Intelligence技術集成到特定功能或整個應用中;例如通過Siri實現更精準的語音交互,或將AI驅動的圖像生成、文本編輯能力融入第三方軟件。

蘋果此舉是其在生成式AI領域的戰略滯後。儘管2024年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平臺,但其功能使用率遠低於預期,與谷歌Assistant、微軟Copilot等競品相比存在顯著差距。蘋果試圖通過構建開放生態重演App Store早期的成功模式,以應對AI領域技術競爭與市場需求。

目前,蘋果App Store擁有600萬開發者,若其中10%的團隊基於蘋果AI模型開發應用,預計可催生數萬款創新工具,顯著提升用戶粘性。知名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認爲,“蘋果正在用開發者的創造力對衝自身的技術短板,這是一場豪賭,但也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