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題前瞻】蘋果向開發者開放人工智能模型,以刺激新應用程序開發

【今日導讀】

【主題詳情】

蘋果向開發者開放人工智能模型,以刺激新應用程序開發

蘋果正準備允許第三方開發者使用其人工智能模型編寫軟件,旨在刺激新應用程序的創建,並使其設備更具吸引力。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開發一套軟件開發工具包及相關框架,讓外部開發者能夠基於驅動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的大型語言模型構建人工智能功能。蘋果預計將於6月9日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公佈這一計劃,此舉是其成爲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領導者這一更廣泛嘗試的一部分。

人工智能技術,特別是大語言模型的發展,爲AI編程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民生證券呂偉表示,2024年全球65%的應用是通過低代碼平臺模式開發。AI進一步明顯降低開發門檻、提升程序開發效率,AI+低代碼平臺有望成爲未來最核心的開發模式,打開廣闊成長空間。

上市公司中,金現代已將AI技術應用於騎兵低代碼開發平臺、小金智問、智能文檔處理、智慧識才、實驗室管理等多個產品中。南天信息針對金融垂直領域大模型訓練及其在業務場景中的應用、大模型推動的AI應用工程化等領域組織團隊開展前期研究工作,並已在南天自有的低代碼開發平臺、智能投資管理等場景開始落地大模型產品或解決方案。

騰訊雲與文遠知行合作再升級,拓展Robotaxi商業化運營及海外市場

近日,騰訊雲與文遠知行WeRide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L4級自動駕駛Robotaxi的規模商業化運營,並探索未來在微信端內的“出行服務”、騰訊地圖等應用中,接入文遠知行的Robotaxi服務。騰訊還將爲文遠知行在Robotaxi的技術研發、商業運營等環節提供雲和地圖數據服務。面向全球化發展,雙方將共建面向海外市場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近期,Robotaxi領域動態顯著趨密,2025沙特-美國投資論壇上,馬斯克明確表達了對自動駕駛前景的堅定信心。天風證券電子團隊指出,Robotaxi所催生的共享出行模式,有望從根本上重塑現有的汽車出行生態體系。在硬件降本、技術進度以及政策助力三重推動下,2025年有望迎來Robotaxi量產&大規模商業化元年,配套開發自動駕駛車型的車企以及車端智駕芯片、智能化底盤和傳感器等自動駕駛硬件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上市公司中,興民智通子公司英泰思特是國內T-BOX領先供應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接近40%,另一子公司九五智駕的智能後視鏡品已經具備視頻監控和人臉識別功能,可根據應用場景細化和深化。大衆交通大衆出行平臺擁有上海首家網約車平臺資質,業務從長三角繼續向外延伸,並已與百度合作,在嘉定地區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運營。

AI需求爲行業復甦提供新支撐,國際機構已連續第四年上調該領域全球增長預期

馬斯克週二表示,xAI已在田納西州孟菲斯的Colossus計算設施部署了20萬塊GPU,並計劃在孟菲斯郊區新建配備100萬塊GPU的超算中心。馬斯克預測,當前制約AI發展的芯片瓶頸將很快轉變爲“電力設備”短缺,最早到2026年年中前後,AI企業或將面臨“根本性的發電量不足”。

AI數據中心將成爲全球電力需求加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之一。國金證券指出,AI數據中心驅動用能需求,激活核電“第二春”。政策方面,美英法等多國聯合出臺《三倍核能宣言》,將使2050年核能裝機容量增至2020年的三倍。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已經連續第四年上調全球核電增長預期,預計到2050年全球核電裝機量將增長1.5倍,達到9.5億千瓦。能源結構轉型加速,AI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增長爲核電復甦提供新支撐,SMR基於經濟性、靈活性更高等優勢,適用於數據中心,將迎來新機遇。核電的裝機和新技術的發展將帶動中游核設備與材料產業鏈、上游核燃料供應鏈的復興,率先佈局搶佔賽道是關鍵,重點關注國內SMR小堆產業鏈以及國產設備機會。

上市公司中,融發核電建立了完善的核電裝備材料研發和生產製造體系,在覈島主管道設備、核後處理裝備、核一級容器類鍛件、核一級泵閥/支承類鑄件這一細分市場,處於國內外領先地位,公司所擁有的高端核級材料製造技術和工藝在國內乃至國際處於先進行列,始終是核島裝備材料研製的先行者。浙富控股控股子公司四川華都公司致力於設計製造控制棒驅動機構等民用核安全機械設備、核電專用維修保障工具、三廢處理/轉運設備、核輔助系統設備、核燃料輔助設備及專用機電設備等產品。佳電股份核電產品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導者地位,公司在模塊化小堆、浮動堆均有產品佈局。

直接將人類動作遷移至人形機器人,該領域或是人形機器人量產落地關鍵之一

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將於5月22日開幕。在5月21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寧波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勵成傑表示,“數智中東歐”是本屆博覽會重點打造的全新區塊,展區面積達1400平方米,37家企業參展,集中呈現我國、中東歐國家在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通航科技等領域的近百項前沿技術和產品。其中,國內人形機器人企業也將集體亮相博覽會,包括宇樹科技、星動紀元、均普智能等。機器人產品將展示擬人行走、聞香識物、迎賓遞水、動作捕捉等場景。

開源證券表示,人形機器人需要理解並與物理世界進行交互,使用人類運動數據對機器人進行訓練,能夠提升機器人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泛化能力的提升需要海量的數據,準確複製人類動作則要求數據具備高精度。特斯拉、智元等國內外巨頭已紛紛佈局數據採集,國內政策也在積極支持。通過低成本方式,高質量地獲取數據對機器人進行訓練,是量產前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數據採集方式分遙控操作、動作捕捉、大模型三類,動作捕捉能直接將人類動作遷移至人形機器人,具備精度高、數據採集全面等優勢,或是當下人形機器人最合適的數據採集方式。

上市公司中,凌雲光聯合宇樹科技提出針對機器人研發訓練的具身智能解決方案,該方案以公司自主研發的動捕系統FZMotion爲基礎,面向包含人形機器人的多場景應用,能夠以亞毫米級別精度精準捕捉人體的姿態動作和運動軌跡。天娛數科全資子公司聚爲數字科技(大連)有限公司與北京智京未來科技有限公司合資設立新公司北京元境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定位於虛擬數字人業務。智京未來是一家以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學和AI技術爲核心的技術公司,專注於AI虛擬數字人開發涉及的人物建模、動作捕捉、實時渲染、AI驅動、虛擬直播等技術研發。利亞德AI與空間計算業務板塊以全球領先的光學動作捕捉技術爲核心,研發、生產、銷售動捕產品,同時豐富數字資產,推動動捕產品與各行各業相結合的應用方案。公司OptiTrack光學動作捕捉系統是影視製作、AI與空間計算、行業仿真、數字人、機器人訓練等行業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具有高精度、低延遲等優勢,已爲多領域用戶提供底層技術驅動和服務。

這類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多項重大工程取得新進展

據媒體報道,近期全國各地紮實推進水利工程建設,多項重大水利工程取得新進展。5月19日,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大足張家坡隧洞順利貫通,標誌着整個工程23座、81公里隧洞全面貫通,爲確保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今年全面建成,提前實現全線通水目標奠定了基礎。

2024年,我國水利建設投資創歷史新高,新開工國家水網重大工程41項,實施水利工程項目46,967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3,529億元、同比增長12.8%,連續三年水利建設投資超萬億元。今年以來,“兩重”建設水利重大項目加快實施,1至4月完成水利建設投資2943.6億元,水利投資規模繼續保持較高水平。1至4月,全國還新開工10項重大工程,包括大型灌區建設與現代化改造、大江大河治理工程、重要調蓄結點工程等。目前,全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我國將適度超前謀劃構建現代化水利基礎設施體系,這意味着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來支撐大規模水利建設。此前,在水利部一季度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和成效新聞發佈會上,水利部副部長陳敏介紹,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展望全年,將以“兩重”水利項目爲重點,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上市公司中,大禹節水已在水利領域深耕近30年,從高標準農田、灌區、大型灌區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公司擁有大量的實踐經驗和豐厚的技術儲備,並形成了先發優勢,完成了全國業務佈局及全產業鏈覆蓋。公司承擔了國務院確定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海南牛路嶺項目的建設,並承擔全部運營,該項目爲全國首個EPCO模式灌區。恆華科技以國家水利信息化建設爲契機,面向水利水電等垂直行業,提供水利水務資產數字化解決方案,主要研發成果包括水利工程建設期管理平臺、水利工程運行期管理平臺、水雨情測報系統、大壩安全監測分析系統、洪水預報調度系統等產品。青龍管業三大硬件產品混凝土管、塑管和鋼管被廣泛運用於跨流域調水、城市及工業園區和村鎮供水排水、城市管廊建設、農田水利灌溉、農村飲水安全、城市天然氣輸送、城市供熱等領域。

該地公交智能駕駛車輛啓動載人試運行,機構稱L3自動駕駛落地加速

近日,自動駕駛消息不斷。5月21日,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 特斯拉目前正在測試“數千輛”自動駕駛汽車,準備在下個月推出。今年夏天特斯拉將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的道路上投放自動駕駛汽車。預計到2026年底,將有數十萬甚至一百萬輛完全自動駕駛汽車。 5月20日消息,近日,天津公交智能駕駛車輛啓動載人試運行。5月17日,廣州自動駕駛科技企業文遠知行宣佈,在廣州市中心開通8條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示範運營專線。

華鑫證券表示,L3自動駕駛落地加速。3月18日,奇瑞、廣汽、極氪三家車企先後發佈智駕方案並披露L3級自動駕駛量產時間表;3月20日,華爲宣佈將在2025Q3推出ADS4.0,有望支持L3級自動駕駛。此外,上半年,理想MindVLA進展公開,7月搭載理想i8上車。理想目標2025年內實現L3級自動駕駛,MindVLA7月上車。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自動駕駛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從智能感知到精準決策,從高效控制到數據驅動,人工智能爲自動駕駛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東吳證券認爲,藉助Deepseek模型及其算法優化技術,車端算力需求有望下降,從而降低車端智駕芯片部署成本。此外,Deepseek也爲提升算力利用率打開了思路,有望推進雲端大模型訓練成本下降,將進一步推進中階智駕下放。

上市公司中,隆盛科技部分產品在無人駕駛涉及的相關領域已經開展供貨業務,包括但不限於激光雷達安裝板,智能駕駛鑲件等。合衆思壯目前主要聚焦非道路工程機械的無人駕駛技術研究,在農機自動駕駛系統領域已經實現規模化應用。公司積極推進和參與了無人駕駛智能農機技術及產品的開發,與國內多個頭部農業廠商聯合實施了無人駕駛拖拉機、無人駕駛插秧機、無人駕駛多機協同作業系統等多項示範項目。興民智通與百度蘿蔔快跑有合作。公司與百度有智能駕駛相關合作,公司與客戶深入合作,研發的通信域控產品雙5G TBOX及數據雲控、OTA等產品爲客戶智能駕駛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

發改委、工信部等印發《2025年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要點》

據媒體報道,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2025年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要點》。《工作要點》明確了2025年工作目標:到2025年末,全面建成全球領先的IPv6技術、產業、設施、應用和安全體系。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8.5億,物聯網IPv6連接數達到11億,固定網絡IPv6流量佔比達到27%,移動網絡IPv6流量佔比達到70%。

上海證券表示,IPv6專網部署進程加速,應用側佈局展開。IPv6專網部署和應用將成爲運營商及相關設備廠商的主要着力點之一。1)應用側層面,IPv6+技術有望在智慧政務、遠程醫療、在線教育、智慧城市和金融證券等行業實現商業化加速落地;2)政策層面,"IPv6+及下一代互聯網”已納入國家標準政策頂設,成爲下一代互聯網演進共識;3)技術創新層面,網絡升級將有效促進下一代互聯網服務能力提升,爲千行百業的數字化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公司方面,思特奇與廣電行業某領先運營商在運營業務方面積極合作,在行業新市場落地IPv6認證系統爲下一代網絡支撐,業務規模商用化奠定基礎。東土科技牽頭制定的基於IPV6的工業控制總線標準AUTBUS國際標準(編號爲工業通信系列國際標準IEC61158的Type28和IEC61784的CPF22)之6項國際標準在2023年3月獲IEC正式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