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首季在陸銷量 年減9%
蘋果手機在陸首季銷量年減9%,也是連續七個季度下滑。圖/美聯社
大陸Q1手機銷量與市佔率表現
市場研究機構IDC公佈最新數據顯示,受惠於補貼政策,大陸今年第一季智慧手機銷量取得增長,其中,本土品牌小米年增率高達近4成,市佔率位居第一。反觀iPhone,因蘋果公司(Apple)的高端定價策略無法獲得補貼紅利,讓該手機在同期銷量年減9%,也是連續七個季度下滑,成爲當季大陸市場上唯一一家出貨量下跌的主要廠商。
蘋果CEO庫克去年起密集到訪大陸,意在穩定供應鏈與龐大的大陸市場。大陸對蘋果來說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綜合外媒18日報導,IDC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iPhone在大陸市場出貨量降至980萬支,市佔率爲13.7%,較2024年第四季的17.4%有所下降,排名第五。
相比之下,以18.6%市佔率奪冠的小米,出貨量年增39.9%,達1,330萬支。華爲智慧手機銷量則年增10%至1,290萬支,市佔率爲18%。整體看,大陸智慧手機整體出貨量成長3.3%達7,160萬支,優於全球1.5%的增長率。
報導指出,大陸今年1月對人民幣(下同)6,000元以下的智慧手機及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提供15%補貼,分析師指出,蘋果的高端定價使其無法從上述的政府補貼政策中受益,而這項補貼正是大陸智慧手機市場第一季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但根據另一家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指出,大陸智慧手機市場僅在春節前出現短暫的銷售高峰,之後就迅速回落並持續低迷,從第5周至第11周已連續七週呈現年減趨勢,累計銷量較去年同期下滑5%。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政府3月起又加碼補貼政策,將價格超過6,000元的高階手機也納入補貼項目,但分析師表示,擴大補貼仍未能有效刺激持續性的換機需求,市場表現仍顯疲軟,顯示在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大增的環境下,價格誘因已不足以改變消費者保守的購買態度。
該機構表示,在全球關稅戰火下,大陸消費者更傾向觀望未來推出的新產品可否帶來體驗上的突破,尤其是AI功能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