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APL.US)宣佈再投1000億美元支持美國製造 股價創近三個月來最大單日漲幅

智通財經APP獲悉,週三,蘋果公司(AAPL.US)宣佈將在美國製造業再投資1000億美元,進一步響應特朗普政府的經濟議程。這項新承諾將蘋果在美總投資提升至6000億美元,也被視爲該公司試圖避免其核心產品iPhone遭受懲罰性關稅的重要舉措。

此次宣佈的投資將納入蘋果的“美國製造計劃”。蘋果表示,該計劃旨在將更多供應鏈和先進製造能力帶回美國,合作伙伴包括玻璃製造商康寧(GLW.US)、應用材料(AMAT.US)、德州儀器(TXN.US)等。

其中,康寧將專門在肯塔基州建設一家工廠用於爲蘋果生產玻璃,預計將把該州的員工人數提升50%。事實上,這家工廠早在首款iPhone問世時就已爲蘋果提供玻璃,是蘋果長期合作伙伴之一。

蘋果此前已宣佈在未來四年內投入5000億美元用於美國項目,包括在休斯頓新建服務器工廠、在密歇根建立供應商學院,以及對現有供應鏈的追加投入。此次新增1000億美元承諾將總額推至6000億美元。

受此消息影響,蘋果股價週三上漲5.1%,創下近三個月最大單日漲幅。

據彭博行業分析分析師Anurag Rana和Andrew Girard表示,此舉可能有助於“緩和白宮對蘋果過度依賴印度生產iPhone的不滿”。分析師預計,蘋果未來將在美專注於高端產品、人工智能實驗室和半導體工程,而非大規模生產低端手機及配件。

特朗普政府週三還宣佈,由於印度從俄羅斯進口原油,將對印度商品徵收額外25%的關稅,該措施是在原有25%的國家關稅基礎上追加的,並將於週四生效。

蘋果的投資規模可觀,但仍未達到特朗普政府期望的全面生產轉移標準。年初,特朗普曾公開表示,如果蘋果不將iPhone生產轉回美國,將對其徵收至少25%的關稅。此前與庫克會面後,特朗普政府曾建議蘋果藉助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在美國本土組裝電子產品。

蘋果上週披露,公司在6月季度因關稅損失約8億美元,略低於此前預期,並預計若政策無變動,9月季度的關稅支出將升至11億美元。

庫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坦言,目前在美國銷售的iPhone“大多數來自印度”,而MacBook、iPad和Apple Watch則主要來自越南。“我們會繼續優化供應鏈,最終將在美國做得更多。”

但將iPhone製造轉移至美國,成本與工程難度巨大。目前蘋果在中國和印度的製造體系僱傭數十萬工人,流程極爲複雜、定製化程度極高。與其全面遷移生產,庫克更傾向於通過遊說方式爭取關稅豁免。

據悉,特朗普正準備對所有含有半導體芯片的產品徵收新一輪關稅,最快下週公佈;與此同時,他對多個貿易伙伴國家徵收的新一輪關稅也將在本週四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內,蘋果曾成功遊說政府對其核心產品免徵關稅。若庫克此次再次獲得豁免,不僅可幫助蘋果維持利潤率、控制成本,也可能在與三星等外國競爭對手的較量中獲得優勢。

庫克近年來頻繁與特朗普私下會面,試圖在政策上贏得支持。他還曾與馬斯克、Alphabet(GOOG.US,GOOGL.US) CEO皮查伊、Meta(META.US) CEO扎克伯格、亞馬遜(AMZN.US)創始人貝索斯等一同出席特朗普的第二次總統就職典禮。

不過,蘋果今年2月宣佈的最初投資承諾,即5000億美元、創造2萬個就業崗位,相較於過往投資計劃,僅是略有加速,每年新增支出僅爲39億美元、新增崗位約1000個。

此次活動是特朗普政府近期密集宣佈大型企業投資的又一例證。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曾宣佈甲骨文(ORCL.US)、軟銀及OpenAI將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建設AI數據中心,目標是將總投入擴大至5000億美元,推動美國科技與AI創新。OpenAI與甲骨文還宣佈將共同擴展至4.5吉瓦的數據中心容量。

此外,特朗普還推動與半導體企業合作,英偉達(NVDA.US)預計將在未來四年通過本地製造合作,在美部署最多5000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

特朗普還將吸引外資視作地緣政治談判的重要籌碼。例如,美國與歐盟的貿易協議中,歐盟承諾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並在美投資6000億美元;而與日本達成的協議中則包括設立5500億美元投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