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護豆專案」加強獵捕綠鬣蜥 專家曝數量激增2大原因
近期適逢紅豆栽種期,屏東縣政府從20日起展開爲期1個月的「護豆專案」,委外廠商加強巡捕綠鬣蜥。(謝佳潾攝)
屏東綠鬣蜥氾濫成災,今年至今已累計移除8萬餘隻創新高,近期適逢紅豆栽種期,農民憂心不已,爲此,屏東縣政府從20日起展開爲期1個月的「護豆專案」,委外廠商加強夜間巡捕,但縣議員許展維認爲要直搗巢穴才能根除綠鬣蜥,另名議員洪宗麒則建議通報系統應擴及基層民代,擴大合作範圍才能增強效益。
屏縣府農業處長鄭永裕指出,綠鬣蜥攝食農作幼苗的狀況,長年來一直困擾着農民,而今適逢紅豆播種期,紅豆多於9月20日至10月10日播種,爲降低農作受損情形,特別委外廠商針對屏東市、萬丹鄉、新園鄉及東港鎮等4個主要紅豆栽培的鄉鎮市執行「護豆專案」,加強夜間巡查熱點區域移除作業,當然其他地區若有需要也可以通報。
近期適逢紅豆栽種期,屏東縣政府從20日起展開爲期1個月的「護豆專案」,委外廠商加強巡捕綠鬣蜥。(謝佳潾攝)
近期適逢紅豆栽種期,屏東縣政府從20日起展開爲期1個月的「護豆專案」,委外廠商加強巡捕綠鬣蜥。(謝佳潾攝)
近期適逢紅豆栽種期,屏東縣政府從20日起展開爲期1個月的「護豆專案」,委外廠商加強巡捕綠鬣蜥。(謝佳潾攝)
近期適逢紅豆栽種期,屏東縣政府從20日起展開爲期1個月的「護豆專案」,委外廠商加強巡捕綠鬣蜥。(謝佳潾攝)
近期適逢紅豆栽種期,屏東縣政府從20日起展開爲期1個月的「護豆專案」,委外廠商加強巡捕綠鬣蜥。(謝佳潾攝)
鄭永裕表示,專案首日在新園鄉捕捉129只綠鬣蜥,廠商將持續依各公所或農會提供的熱點,排程執行夜間巡捕,同時也呼籲有移除需要的農民,除打1999、1959或至公所、農會通報登記外,因夜間巡捕可能造成田區或農民財損,且還有進入私人土地等問題,因此農民應陪同廠商前往移除,以避免造成糾紛。
對此,長期關注綠鬣蜥議題的縣議員許展維、洪宗麒都很肯定縣府推出的「護豆專案」,但許展維不諱言,若獵人只獵大不捉小,效益可能有限,畢竟小的會長大,況且綠鬣蜥的繁殖速度又快,他認爲應該要直搗巢穴,才能根除綠鬣蜥。
洪宗麒也認同道,捉到31公分以上的綠鬣蜥獎勵250元禮券,30公分以下則是100元禮券,他擔憂公分數的規定會影響獵捕效益,因「移除數字逐年增加是很可怕的」,此外,他也建議通報系統應擴及地方代表或村長,擴大合作範圍才能增強效益。
據統計,2019年移除4182只綠鬣蜥,但2021年突然飆升至1萬9733只,此後年年破萬隻,今年1月至今已累計8萬4471只,7年共累計逾21萬隻。
對於「綠鬣蜥愈捉愈多」,鄭永裕坦言,綠鬣蜥的野外族羣數量確實沒有下降,這與綠鬣蜥繁殖率高與無天敵有關,綠鬣蜥一次可產50至80個卵,加上水域溪流及平原農作多,食物來源不匱乏,導致數量激增,農業處會再研擬更好的移除方式,目前已訓練出800名獵人,將持續再開班訓練,也會請示農業部是否能開放一般民衆移除獲獎勵。
從事捕捉綠鬣蜥的獵人表示,綠鬣蜥的巢穴不好攻破,有的是躲在老鼠挖的洞再去擴張,有的則在樹上,要一個一個去找,有困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