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海生館首度展出消勞越頭鯊卵鞘 見證鯊魚生命史
沙勞越頭鯊透明卵鞘。圖/海生館提供
屏東海生館慶祝25週年,暑假推出「夏日海洋季-福爾摩『鯊』之旅」,以鯊魚生命歷程爲核心,探索從卵鞘孵化到誕生的自然奇觀,爲全臺首次公開實體展出特別鯊魚物種「沙勞越頭鯊」及其透明卵鞘,帶領遊客見證鯊魚奇妙的生命史。
沙勞越頭鯊屬貓鯊科,是一種體型小巧的底棲性鯊魚,棲地在西太平洋海域馬來西亞婆羅洲等地。其繁殖方式十分特殊,採持續性單一卵生,每次在輸卵管中僅孕育一枚卵鞘,胚胎將在母體內發育至一定階段後才產卵。
其所產卵鞘爲極爲罕見的透明構造,可清晰觀察鯊魚寶寶在卵內的成長與變化,兼具科學研究與教育意義。海生館因此打造全新展示空間,讓民衆可近距離觀察其胚胎於卵鞘中逐漸發育的過程,完整呈現鯊魚生命史。
除靜態展示外,海生館也首次舉辦每日限定的鯊魚餵食解說活動,解說員與飼育人員將共同帶領觀衆觀察雙髻鯊、大尾虎鮫、污翅白眼鮫等覓食行爲,搭配冷知識問答,答對民衆能獲得限定鯊魚布偶,適合親子活動,兼具趣味與學習。
海生館全新海洋吉祥物角色「鯊寶 SharkBao」也將於暑假每週六現身世界水域館大廳,舉辦「鯊寶海洋派對」,並有合影、打卡換贈品等親子互動活動。另外還有「福爾摩鯊出任務,我們的海洋故事」、「海洋探險家,你是什麼鯊?」、「Instagram 輪到你了,創意限動分享」等活動,可上海生館網站查詢。
沙勞越頭鯊透明卵鞘。圖/海生館提供
東太平洋絨毛鯊。圖/海生館提供
條紋狗鯊。圖/海生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