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國際孔雀魚競賽 28歲青年奪總冠軍:陪魚睡半年不白費
安可水族館負責人鄭軒宇參加比賽的藍尾禮服白子素色尾孔雀魚。(羅琦文攝)
屏東彩耀杯國際觀賞魚高峰會20日下午在農業物產館舉行「孔雀魚競賽及蓋斑鬥魚長輩組聯合頒獎典禮」。榮獲總冠軍的安可水族館負責人鄭軒宇說,爲了照顧這對比賽魚,他足足在300多個水族箱旁邊睡了半年。
安可水族館負責人鄭軒宇獲得屏東彩耀杯孔雀魚競賽總冠軍。(羅琦文攝)
觀賞魚競賽共有386組參賽魚齊力角逐,依孔雀魚品系分爲15類,各選出前3名,並選出全場前3名,分別由鄭軒宇、周陽、陳奕瑞獲得。總冠軍鄭軒宇說,參加比賽已有5、6年時間,一開始參賽一直輸,但就是抱持不服輸的精神繼續挑戰,後來也常得獎,這次獲得總冠軍,而且與哥哥兩人在各組當中,共獲得10個前3名獎項,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家中從事房屋工程的鄭軒宇,今年才28歲,飼養孔雀魚卻已經有10餘年經驗,目前與兄嫂合力管理安可水族館,原本是興趣、轉成副業,到現在逐漸將重心放在飼養觀賞魚。他說,父親很喜歡孔雀魚,小時候爸爸曾經花2000元買了一對孔雀魚回家,還對他說:「你以後如果養這個就賺大錢了。」鄭軒宇開玩笑說:「可是我養到現在好像也沒賺到什麼錢。」
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觀賞魚產業獨步全球並深化國際交流,縣府已爭取到孔雀魚世界盃主辦權,規畫將於2026年2月底舉辦,屆時將有歐美亞三大州選手參賽,展現國際水準與技術交流,讓世界看見臺灣、看見屏東。
周春米表示,根據漁業統計年報,全臺觀賞魚總產值達12.9億元,其中屏東產值高達7億元,佔比超過7成,居全臺之冠。屏東觀賞魚養殖技術備受國際矚目,逐步從產業升級爲文化,隨着國際競賽頻繁舉辦,越來越多國際飼養者紛紛前來屏東交流取經,屏東已然成爲全球水族產業的技術交流樞紐。
周春米指出,本次觀賞魚高峰會集結臺灣與馬來西亞兩地選手,更邀請來自其他8個國家與地區的觀當魚飼養高手同場較勁,展現屏東觀賞魚的國際水準與技術交流,屏東擁有全臺最完整的觀賞魚產業鏈,從育種、繁殖到出口一應俱全,技術實力領先全球。
屏東金牌觀賞魚在農業物產館展出,吸引許多民衆前往觀賞。(羅琦文攝)
屏東金牌觀賞魚有4個展示區,角蛙區也是吸引許多民衆的展區。(羅琦文攝)
周春米說,本次比賽特別新增「蓋斑鬥魚長輩組」,首度結合社區關懷據點辦理觀賞魚賽事,由新園鄉鹽埔村、瓦磘社區及九如鄉三塊社區的長輩們親自飼養並參賽,打破年齡框架,實踐終身學習,爲長輩們帶來陪伴療愈效果,豐富樂齡生活。
三尾由長輩參賽的蓋斑鬥魚奪得冠軍殊榮,無論是尾鰭展開度、鱗片排列,或是穩定泳姿,都展現驚人水平,令人讚歎不已。裁判表示:「這些魚的表現完全不輸職業飼主,甚至展現出更多溫度與用心。」
屏東彩耀杯國際觀賞魚高峰會20日下午在農業物產館舉行孔雀魚競賽及蓋斑鬥魚長輩組聯合頒獎典禮。(羅琦文攝)
除了競賽,會場也持續展出各式觀賞魚至27日,內容結合展覽展售、親子教學、專題講座與國際賽事,兼具知性與趣味的觀賞魚、蛙風潮,結合互動、體驗與專業交流打造沈浸式水族體驗,包括「金魚區」「俯視魚橋區」「角蛙區」及「智能魚燈體驗區」,並設有教學活動區進行親子水族DIY與觀賞魚飼養知識講座。現場民衆紛紛拿起手機拍攝美麗的魚兒和可愛的角娃,氣氛相當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