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車城濱海景觀道路陸蟹遭路殺 福安橋至龜山橋封橋時段曝
屏東縣車城鄉濱海景觀道路福安橋和龜山橋間路段,陸蟹降海釋幼常遭路殺。(羅琦文攝)
每年農曆5月至8月的月圓時節,是陸蟹降海釋幼高峰期,屏東縣車城鄉濱海景觀道路福安橋至龜山橋路段,陸蟹常遭路殺。屏東環保盟指出,估計4年來陸蟹降海釋幼數量下降有一半之多,將於7月11至13日、8月10至12日2個時段,每日晚間6時30分至8時30分,實施施封橋改道指引,以降低路殺陸蟹頻率,讓母蟹能安全釋幼。
車城鄉濱海景觀道路福安橋和龜山橋兩端都設有注意陸蟹出沒標誌,但陸蟹仍常遭路殺,保育團體發起護蟹行動。(羅琦文攝)
屏東縣環保聯盟、後灣人文暨自然生態保育協會、中華民國護育生態教育協會等團體,偕同鄰近村落及熱心志工舉辦「繞路護蟹保平安」活動,向車城鄉公所申請路權,在福安橋與龜山橋前後設置交管點,請恆春分局協助交通管制宣導,請南下用路人改走福安路接臺26線,北上用路人則改走射寮、新街村接臺26線,若有在地社區民衆要開車或騎車經過管制區,會規勸繞路或提醒社區民衆車速放慢通過。
屏東縣車城鄉濱海景觀道路福安橋和龜山橋間路段,陸蟹降海釋幼常遭路殺。(羅琦文攝)
屏東環盟指出,封橋對行車增加的時間僅約5分鐘,但可拯救許多抱卵蟹的生命,避免「1死10萬命」慘案發生。同時「繞路護蟹保平安」宣導活動,內容還包括陸蟹的環境教育及車城灣陸蟹棲地導覽等,可培力在地社區發展陸蟹導覽等,有助於在地經濟產業成長的紮根工作。
屏東縣環保聯盟監事朱玉璽指出,福安橋與龜山橋在2016年通車,當時在興建時環評不足,當地四重溪和保力溪出海口之間的溼地,是陸蟹重要棲地,以大型地蟹科的兇狠圓軸蟹爲主,其次是毛足圓軸蟹,因爲道路開發切割海岸與溼地連結,造成陸蟹降海釋幼時常遭路殺,嚴重威脅當地陸蟹的生存,「繞路護蟹保平安」活動到今年是第4年,從第1年紀錄到有2、300只陸蟹降海釋幼,到去年僅剩不到一半。
朱玉璽表示,近來國有財產局在福安橋下橋處拆除非法魚塭的魚堤,該處也是陸蟹降海的重要路徑,是否能在此建設護蟹廊道,還有待觀察。
車城鄉四重溪和保力溪出海口之間的溼地,是陸蟹重要棲地,保育團體盼興建陸蟹廊道。(羅琦文攝)
墾管處近年在臺26線墾丁香蕉灣至砂島2公里路段陸蟹降海釋幼熱區,在月圓夜執行「停10走10」友善護蟹措施,公路局也打造陸蟹生態廊道3.0,讓路殺減少81%,但區外的陸蟹則沒如此幸運,多個民間保育團體呼籲在車城比照臺26線設置陸蟹生態廊道,但路權屬車城鄉公所,而鄉公所又無此財力,保育團體盼地方政府能向中央積極爭取經費,比照臺26線經驗,在車城福安橋到龜山橋之間闢建一條陸蟹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