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示範區:“黨建+網格” 爲羣衆實實在在“解渴”

7月16日清晨的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濱湖街道,紅綢裹着的打井機鐵臂猛地一沉,鑽頭“哐當”撞上岩層,帶着火星的石屑簌簌落下。圍觀的大爺大媽綻開了笑臉:“聽這動靜,水要來了!”

旱情裡的“揪心事”,網格本上記下來

近日的持續乾旱導致濱湖街道地下水位驟降,原有的水井年久老化,水位退得像漏了底的桶,村民用水緊張起來。

7月3日,包聯網格黨員徐曉煜揣着磨卷邊的筆記本,蹲在村民杜豔玲家門口。院裡的自來水龍頭擰開,細弱的水流淅淅瀝瀝,半天才積起淺淺一層。“天這麼熱,家家戶戶都離不開水,用水不方便,太影響咱老百姓的生活了!”村民杜豔玲一邊接水,一邊抱怨。

這話被網格員張浩記在本上,畫了個紅圈。當天下午,濱湖街道黨工委會議室裡,這個本子被擺在了桌中央。“羣衆擰不開水龍頭,咱黨員就得攥緊拳頭幹。”黨工委書記王楠指着本子上的紅圈,“這事不解決,‘爲民辦實事’就是句空話。”

“雙軌方案”趕在最急時,鑽頭很快轉起來

第二天一早,由黨工委書記牽頭的工作專班就進了村,大家帶着捲尺、測水儀,挨家挨戶查水管。

反映情況、報材料、打申請……濱湖街道農業發展中心主任張進豪對接聯絡區水利移民服務中心,帶領區水利移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來濱湖街道東留村實地查看情況。

專班在村委會的黑板上畫出“雙軌圖”:左邊寫着“應急保供”,黨員輪流駐村,每天凌晨3點調水泵,按“先做飯、再洗衣、後澆菜”的順序分時供水;右邊標着“長效解決”,新井選址論證、施工許可審批、設備物資調配……每一步都要紮實。

經過大家的默契配合,短短几天后,一應手續全部落實,爲推動項目落地奠定了基礎。

7月16日早上6點,打井機剛開到村口,村民們就圍了上來。村黨支部副書記張小元拎着壺熱茶,給操作師傅遞過去:“師傅,您受累,咱全村人等着您這鑽頭呢。”

當鑽頭鑽進岩層,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時,人羣裡爆發出一陣歡笑。“從接到反映問題到新井開鑽,辦事處工作人員跑前跑後,連週末都不休息,在現場盯進度。這股幹勁兒讓咱心裡太踏實了!”張小元指着轉動的鑽頭,語氣裡滿是感動。

“預計再有7天,井水就能通到家家戶戶。”濱湖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楠說,她站在井邊,鞋上沾着的泥還沒顧上擦,“到時候先測水質,合格了再合閘,保證村民喝上放心水。”(來源:平頂山市示範區 作者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