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執行長重申6000億美元在美投資將帶動製造業連鎖效應

蘋果執行長Tim Cook再次強調公司將在未來四年投入高達6000億美元於美國本土製造與供應鏈建設,並且認爲這筆龐大投資將在各地社區掀起「骨牌效應」,推動更多企業投入,進一步擴大美國製造業生態。

在訪談中,Tim Cook指出雖然蘋果不可能「無所不在」,但6000億美元投資是極具分量的承諾,將直接造福全美79處工廠。Tim Cook表示,這些新建與擴建的產線,將促使更多合作伙伴在同區設廠,形成聚落效應,對當地社區而言,將是一場「驚喜」。

美國製造策略加碼

今年8月,庫克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共同宣佈這項計劃,承諾未來四年將對美國公司及供應商投入6000億美元。作爲回報,蘋果將獲得美國政府針對半導體與晶片產品徵收100%關稅的豁免,確保其供應鏈成本不受衝擊。

在此計劃中,蘋果將投入25億美元與康寧擴大合作,在肯塔基州建立全新玻璃工廠,專門供應iPhone與Apple Watch所需的玻璃元件。Tim Cook指出,這是「非常重要的開端」,因爲玻璃是使用者每天接觸的核心元件,確保其穩定供應對產品品質控管至關重要。

同時,蘋果也將持續與臺積電、德州儀器及應用材料等多家供應商合作,強化美國境內半導體產能,呼應美國政府推動晶片製造迴流的政策。

從3500億美元到6000億美元

實際上,蘋果已經不只一次在美境內做出大規模投資的承諾。2018年時,蘋果就宣佈以五年時間投入300億美元,藉此在美國境內創造超過350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並且在2021年加碼承諾在接下來的五年內投資4300億美元。

而近期進一步宣佈將投資金額增加至6000億美元,並且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完成,顯示蘋果對於迎合美國製造策略的決心與急迫性。Tim Cook表示,蘋果股東並未對此龐大投資計劃提出異議,反而認爲公司能爲美國製造業做出貢獻是正向行動。

蘋果帶動產業升級

從供應鏈策略來看,蘋果在美國的佈局不僅降低地緣政治風險,更可能催生新一波製造業聚落,帶來就業機會與基礎建設投資,對美國經濟將有長期正面影響。隨着新一輪投資展開,外界也將關注蘋果能否在成本與產能之間找到平衡,持續保持其產品競爭力。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