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大中華區銷售表現止跌回升 強調將積極擴大人工智慧發展藍圖

蘋果於美國時間7月31日公佈截至2025年6月28日的2025財年第二季財報,整體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並且持續強調在人工智慧領域持續積極佈局。當季營收達940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57.77億美元成長9.6%,淨利則達234.34億美元,年增幅度爲9.26%。

同時,蘋果說明大中華地區雖仍爲所有區域中銷售成長最緩慢的一塊,但已成功止跌回升,實現正向成長,顯示蘋果在中國市場的調整與行銷策略逐步奏效。

iPhone銷售回溫,帶動整體產品營收攀升

從產品面來看,蘋果於本季的產品收入達到666.13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15.64億美元成長8.2%。其中,iPhone的收入達到445.82億美元,年增幅度達13.44%,顯示智慧型手機需求仍具韌性。

而Mac業務也有亮眼表現,營收達80.46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的70億美元成長14.94%。iPad則出現小幅下滑,收入爲65.81億美元,年減8.11%。可穿戴設備、家庭與配件類產品 (如Apple Watch、AirPods等)營收亦出現回落,來到7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64%。

服務業務穩健成長,人工智慧投資成爲關鍵焦點

蘋果的服務依然是營收結構中最具穩定性的部分之一,本季收入成長達274.2億美元,年增率達13.24%。該業務涵蓋App Store、Apple Music、iCloud、Apple TV+等服務,也成爲蘋果拓展訂閱經濟與增值服務的重要支柱。

蘋果執行長Tim Cook在財報說明中也再次強調公司正在大幅增加對人工智慧的投資。雖然未透露具體應用或產品時間表,但外界普遍認爲蘋果將在iOS、macOS等平臺中強化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體驗,並且可能在即將推出的新硬體中加入人工智慧加速功能,強化與Google、微軟與三星等業者的技術競爭差異化。

併購可能成關鍵策略,目標不限公司規模

針對市場關注的人工智慧發展,Tim Cook表示蘋果不僅「顯著增加」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內部投資,也首度透露已經在今年收購「約七家」公司,涵蓋多個技術領域,雖然單筆金額都不高,但顯示蘋果仍持續進行戰略性吸收與技術整合。

Tim Cook強調,蘋果不會侷限於某種規模的併購對象,未來如有助於人工智慧技術進展或強化使用者體驗的公司,將會保持彈性態度進行技術合作或收購。Tim Cook指出:「我們對併購策略保持開放,前提是它能推進我們的人工智慧路線發展藍圖。」

外媒近期也傳出蘋果有意收購人工智慧搜尋新創Perplexity,藉此補強自身在生成式搜尋與對話式人工智慧的應用競爭力。

Siri個人化人工智慧服務仍在開發中,最快2026年登場

至於外界最關注的新版Siri,Tim Cook僅簡短表示蘋果團隊在個人化Siri的發展目標上已有不錯進展。儘管新版Siri原本預期可在WWDC 2025亮相,但依照當前發展節奏,較完整的人工智慧功能升級可能還是會延至2026年春季正式推出。

雖然蘋果已於WWDC 2025公佈部分「Apple Intelligence」服務功能,例如iPhone上的文字摘要、自動回覆、通知整理等,但整體節奏仍落後於Google Gemini、微軟Copilot、OpenAI ChatGPT等業者發展應用表現。

然而,蘋果藉由其強大的裝置整合能力與注重隱私設計,有望在終端人工智慧與混合模型運算上另闢蹊徑,透過軟硬整合策略打造具差異化的人工智慧體驗。

大中華區回溫,成績雖保守但具意義

在區域收入方面,蘋果於2025年第二季度在北美市場創造412億美元營收,年增9.28%。歐洲市場則爲240億美元,年增9.7%,日本市場也有明顯回溫,營收達57.82億美元,成長13.37%,至於亞太其他地區則以20%的年增幅,達76.73億美元,成爲全球成長最快速地區。

相較之下,大中華區雖僅有4.35%的年增幅度,營收達153.69億美元,但已扭轉過去連續幾季的下滑態勢。若以2025年上半年累積收入來看,大中華區總計創造498.84億美元營收,雖仍比去年同期下滑3.9%,但趨勢已有改善跡象。

意味蘋果近來針對中國市場調整定價策略、強化直營與線上銷售管道,並且加強與在地應用生態系統整合的作法逐步顯現成效,也將爲下半年新品推出後的銷售表現奠定基礎。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