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洗頭會導致脫髮?7月“科學”流言榜發佈
抗過敏藥容易形成依賴?夏天應“全副武裝”防曬?水果有點發黴沒關係,削掉後可以吃?頻繁洗頭會導致脫髮?7月31日,7月“科學”流言榜發佈,對近期公衆關注的問題進行解答。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佈,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記者與編輯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情報研究所的支持。
抗過敏藥容易形成依賴
流言:抗過敏藥容易形成依賴,能不用就不用。
真相:這種說法錯誤,使用抗過敏藥並不會產生依賴。
過敏時出現的鼻子癢、打噴嚏、皮疹風團等症狀,主要與一種叫“組胺”的炎症物質有關。組胺需與H1受體結合,纔會引發過敏反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類抗過敏藥的作用原理,正是阻斷兩者的結合,從而減輕過敏症狀。
這類藥物既不會導致生理或精神依賴,停藥後也無戒斷反應。若停藥後過敏症狀反覆,很可能是因爲過敏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合理使用抗過敏藥是控制過敏症狀、預防併發症的重要手段。盲目擔心藥物依賴而拒絕規範用藥,甚至擅自停藥,可能會加重病情。
夏天應“全副武裝”防曬隔絕紫外線
流言:夏天烈日灼灼,應該“全副武裝”防曬隔絕紫外線,可以長期、多層疊加使用高倍數化學防曬產品。
真相:這種說法錯誤。過度防曬會引起各類疾病,要做到科學防曬。
烈日灼灼,防曬成爲不少人的“標配”。不少人追求“全副武裝”隔絕紫外線,甚至能做到全身上下無死角。然而,過度防曬也會引發皮膚過敏、痤瘡,甚至引發脫髮、骨質疏鬆等疾病。專家提醒,科學防曬要避免陷入“全副武裝”的誤區。
長期、多層疊加使用高倍數化學防曬產品,會破壞皮膚屏障功能。一方面,高倍數化學防曬劑中常見的成分對部分人羣是強致敏原,容易引發接觸性皮炎;另一方面,高倍數物理防曬劑通常質地厚重油膩,在炎熱容易出汗的夏季大量、頻繁塗抹,極易堵塞毛孔,導致痤瘡發作或原有痤瘡問題惡化。
過度防曬導致的維生素D缺乏,還可能導致脫髮,甚至悄然侵蝕骨骼健康。人體需要接受適量中波紫外線照射,才能合成維生素D,長期完全隔絕陽光照射會導致維生素D合成嚴重不足,進而影響鈣質吸收,最終引發骨質疏鬆。
科學防曬的黃金法則在於“分時段”與“講適度”,在紫外線強烈的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應優先選擇遮陽傘、寬檐帽、防曬衣、太陽鏡等“硬防曬”手段。而在陽光相對溫和的清晨或傍晚,則建議適當進行戶外活動,讓面部、手臂等部位每天接受10至20分鐘的溫和日曬。
強度弱的颱風影響小
流言:只有強颱風纔會造成嚴重破壞,弱颱風一般沒什麼影響。
真相:這是一種常見誤區,弱颱風的影響和破壞力不一定小。
颱風的強度是按照臺風中心最大風速來衡量的。一般情況下強度越大的颱風破壞力也越強。但歷史上也出現過“弱颱風”帶來強破壞的情況,比如2019年8月的颱風“韋帕”,它的強度僅爲熱帶風暴級(中心風速僅爲8—9級),還達不到颱風的級別(颱風中心風速需要達到12級以上),但它同樣帶來了大量的降水,造成嚴重的城市內澇、山洪和泥石流。
此外,如果颱風遇上了西南季風氣流、冷空氣和特殊的地形等因素,同樣可能讓弱颱風發揮出強大的破壞力。比如2018年的颱風“安比”“溫比亞”,它們的中心風速同樣沒有達到12級,但因爲與西南季風氣流結合,有足夠多的水汽補充,讓它們能維持更長的時間,造成大量的降水和破壞。
由此可見,即便面對的是弱颱風來襲,人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不鏽鋼水壺致癌
流言:電熱水壺可能析出重金屬錳,而長期攝入錳會對人體有害,可能致癌。
真相: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根據相關標準,金屬材料在實驗條件下,遷移出來的錳含量不能超過2mg/kg。所以只要高錳鋼在實驗過程中滿足了這個條件,它是可以用來製作電熱水壺的。
高錳鋼顧名思義,就是鋼材裡的錳元素含量比較高(含量一般在10%以上)。相比之下,人們生活中特別常見的304不鏽鋼、316L不鏽鋼,它們的錳含量在2%以下。但是,鋼材到底能不能用來接觸食品和飲用水,核心不在於它含不含錳,而在於錳會不會跑到食物中去。
選購靠譜的電熱水壺很重要。在選購電熱水壺的時候,儘量選擇正規廠家、正規渠道購買,拿到產品之後,最好確認一下電熱水壺執行標準,並且有相應的產品檢驗合格證。如果產品包裝上什麼信息都沒有,那就要當心了。
另外,相比於高錳鋼,304、316L這些型號的不鏽鋼材料確實經常用來做食品容器,安全性相對比較高,在購買的時候可以優先選擇這些材料的電熱水壺。
正畸讓牙齒鬆動易脫落
流言:正畸就是靠把牙齒弄鬆來移動,時間久了牙根不穩,牙齒變得易脫落。
真相:需要明確的是,牙齒移動不等於牙齒鬆動。正畸的原理是通過持續輕力,引導牙齒在牙槽骨中移動,牙槽骨會隨之發生生理性改建(吸收與再生)。這一過程已有多年醫學實踐驗證,只要牙周健康且力量適當,牙齒穩定性便不會受損。
牙齒脫落的主因是牙周病(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或嚴重齲壞,與正畸無必然聯繫。
燒水壺有水垢,長期喝會得腎結石
流言:如果燒水壺出現水垢,要及時清理,長期飲用帶有水垢的水會得腎結石。
真相:有水垢的水也能喝。實際上,導致結石的主要原因還是飲水太少,以及代謝因素以及飲食習慣,並不是因爲有水垢。
水垢,是水裡的鈣鎂離子和鹼度在燒水過程中產生的碳酸鈣和氫氧化鎂。水裡存在很多礦物質,含量越高,水的硬度越大,即常說的“硬水”。當水的硬度高於約200mg/L時,燒水時就會產生水垢。溫度越高,水垢越多!
不過大可放心,喝點硬水對人體無害,也不會導致結石或其他健康問題。水垢進入人體後,部分可被分解;不能分解的那些,也能排出來。而且,水垢中的鈣鎂離子含量有限,遠遠達不到形成結石的程度。
水果有一點發黴沒關係,削掉後可以吃
流言:如果水果有一些發黴,可以單獨削掉髮黴的部分再吃,不影響食用。
真相:不要這麼做。水果放置時間過久或表面有傷口,可能導致黴菌侵入並滋生,這些黴菌會產生並積累很多真菌毒素。比如,蘋果、梨、桃子等水果滋生黴菌後,其中展青黴素的量會逐漸增加,這種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會導致食用者發生急/慢性食物中毒,可能會出現噁心、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且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
這些毒素也會不同程度地存在於腐爛部位的周圍組織中,研究表明:蘋果腐爛的面積越大,其中展青黴素的含量就越高。並且展青黴素還會向蘋果的周圍組織中擴散,距離腐爛部位越遠展青黴素的含量就越低,距離越近含量就越高,並且其含量會隨着腐爛部位直徑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只是削掉黴變部位仍有可能攝入毒素。
頻繁洗頭會導致脫髮
流言:有人習慣每天洗頭髮,尤其是在炎炎夏日。然而,頻繁洗頭會導致脫髮。
真相:頻繁洗頭不會導致脫髮,這種擔心是多餘的。相反,保持頭皮清潔對維護頭髮及頭皮健康至關重要。
對於正常人來說,頭髮的脫落主要是由於毛囊進入休止期後的自然脫落,而不是因爲頻繁洗頭。病理狀態下的脫髮可能關係到免疫、遺傳、激素水平、精神應激、營養狀態和某些藥物的副作用等。與這些因素相比,洗頭的影響微乎其微。適度洗頭可以清除頭皮上的過多皮脂、灰塵和脫落的死亡細胞,有助於保持頭皮健康。
但是爲什麼有這樣的誤解呢?在洗頭過程中,一梳頭,有很多頭髮輕易就掉下來了,一是因爲洗頭後摩擦力小了,該掉的這部分頭髮就脫落下來了。第二個原因是頭髮其實有10%是在休止期。那這一部分頭髮實際上每天都該脫落的。但是,在洗頭的時候,有一個比較集中的梳、揉的外力,這些頭髮會更集中脫落。
開屏新聞記者 楊質高 實習生 熱孜完古麗
一審 高偉
責任編輯 易科彥
責任校對 楊颺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