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木撿拾規定再放寛 8/27起臺東海岸保安林開放自由撿拾
▲漂流木撿拾規定再放寛。(圖/記者楊晨東翻攝)
記者楊晨東/臺東報導
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宣佈,自114年8月27日起,開放轄管海岸地區保安林範圍內滯留漂流木自由撿拾,直到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發佈下一次陸上臺風警報或豪雨特報(臺東縣列入警戒區域)爲止。此次配合農業部修正的《處理天然災害漂流木應注意事項》,規定更加彈性,除延續「原則准許、例外禁止」的精神外,也放寬撿拾規格與搬運方式,允許現場裁切,兼顧民衆實務需求並提升災後清理效率。
臺東分署表示,民衆可在公告指定區域內,自由撿拾經屬地機關認定不具標售價值,且無國有、公有或私有標記的漂流木。撿拾時可使用手鋸、鏈鋸等手持工具進行現場裁切,以方便搬運。不過若氣象署在開放期間發佈豪雨特報並有安全疑慮,臺東分署得視情況緊急終止自由撿拾,以確保安全。
在用途方面,若民衆僅將漂流木作爲薪材或收藏,可直接攜回,無需登記;若欲加工轉售,或因數量龐大需使用車輛搬運,則需攜帶身分證至臨時林產物檢查站辦理登記。貴重木需逐支登記,非貴重木則依整批重量登記,以取得合法產權證明。
臺東分署已在知本、成功及大武三處工作站設置臨時檢查站,服務時間爲平日上午9時至下午4時。民衆若有疑問,可直接向各工作站洽詢。最新公告與相關規範,亦可至「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全球資訊網-國產材專區-漂流木專區」查詢(https://www.forest.gov.tw/Drift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