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移工留才久用方案「中階政策詐騙」 移工團體:藍領工作年限應廢除
臺灣移工聯盟及多個社運團體,上午赴勞動部門口,舉行「拒絕中階政策詐騙團結廢除藍領年限」記者會,由於薪資門檻的存在,僱主普遍不願意聘僱轉換僱主的中階勞工。如今,勞動部再度畫出「中階技術人力可以留才久用,同時提升移工勞動條件」這個大餅的手法,根本與當年宣揚的「多元聘僱管道」的遮羞布政策如出一徹。記者林俊良/攝影
移工團體今於勞動部前抗議指出,勞動部自2022年4月30日起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目的透過勞動條件提高,吸引連續工作6年以上熟練移工留在臺灣。然而,政策執行3年半以來,中階移工僅爲藍領移工人數的4.5%,而中階政策讓升級的決定權掌握在僱主手裡,也不滿申請轉換中階移工還須支付高額仲介費,呼籲應廢除工作年限,拒絕中階技術詐騙。
臺灣移工聯盟(MENT)表示,勞動部以少子化要跟日韓「搶人才」爲由,所謂的「中階政策」讓升級的決定權掌握在僱主手裡,工人薪資難以實質提高、仍無法自由轉換僱主,也要承受更重的工作壓力與仲介費負擔。這不僅是假藉「提升勞動條件」之名的政策詐騙,更掩蓋藍領移工長期低薪與制度性束縛的現狀。
桃園市家庭看護工職業工會秘書黃姿華表示,產業移工的經常性薪資須達3.3萬;機構看護工經常性薪資須達2.9萬;而家庭看護工總薪資須達2.4萬。留臺時間部分,則不受藍領移工12年的限制,若有僱主聘僱則可無限期在臺工作。乍看勞動條件提高,但根據勞動部統計,2025年9月在臺中階移工共4萬2752人,同月藍領移工人數爲85萬8939,該政策至今執行3年半,中階移工僅就服法移工人數的4.7%。
黃姿華指出,勞動部將升級爲中階的決定權交給僱主,讓僱主能挑選「聽話、乖巧、任勞任怨的工人」,換言之,工人勞動條件的提升,並非基於工人的年資與能力,而是取決於僱主的單方面選擇與施捨。中階家庭看護工薪資門檻爲2.4萬元,仍遠低於最低工資,而2026年最低工資提升爲2萬9500元后,中階機構看護工薪資門檻也將低於最低工資。
黃姿華說,中階移工要能取得永久居留,薪資必須達到連大部分本勞都達不到的2倍最低工資,也就是2026年月薪爲5.9萬,而臺灣僱主並沒有主動幫移工按年資加薪的習慣,認爲移工就是必須領法定最低薪資。
MENT指出,「中階技術人力政策」是勞動部親資且分化勞工的作爲,移工無法留才,是因爲結構性低薪與不平等制度;移工無法久用,是因爲藍領年限的制度性枷鎖,唯有徹底廢除藍領移工在臺年限,才能真正落實勞動三權。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專委黃偉誠表示,自2022年4月底起至今年9月底止,已有5.7萬名資深移工轉任外國技術人力,平均每年增加1.6萬餘人。移工轉任外國技術人力後,若僱主未依契約給付薪資,或有給薪低於規定薪資標準時,可向勞動部1955勞工諮詢申訴專線申訴。
黃偉誠指出,另勞動部於聘僱效期展延時,也會主動查覈其薪資得,若經查違規屬實,將依規定裁處限令僱主給付薪資,及管制後續申請案;至於違法收取買工費的仲介,最嚴重得停業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