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註冊空殼公司,用第三方支付搭建第四方通道——網絡賭博賭資轉移貓膩調查
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 8月7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爲《批量註冊空殼公司,用第三方支付搭建第四方通道——網絡賭博賭資轉移貓膩調查》的報道。
男子玩“捕魚遊戲”充300萬元全輸光;某App表面爲“農場種植”,實際需充值“肥料”參與投注;以免費“約會”爲誘餌誘導受害人下載App,實際爲境外賭博引流……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近期調查發現,當前電信詐騙與網絡賭博結合更加緊密,花樣繁多、危害嚴重。
網絡賭博活動中,不法人員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非法搭建“第四方支付通道”,導致參賭人員能夠輕易地“充值下注”,爲網絡賭博提供轉賬服務的違法犯罪活動屢打不盡,暴露出平臺賬戶安全系統存在漏洞、審覈流於形式、監控與風險預警系統不完善等諸多問題。
第三方支付成賭資轉移“幫手”
與網絡賭博關聯的黑灰產業鏈中,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作爲收款“通道”,是實現錢款轉移的關鍵環節。在一個賭博平臺上,用戶可通過銀行卡轉賬、第三方支付等方式“充值”,其中,通過某支付平臺的單次支付金額從100元到幾千元不等。然而記者嘗試支付時卻發現,收款賬戶卻是一些“超市”“餐飲”“數碼產品”“家居用品”“諮詢服務”的商家,此外也包括其他個人賬戶。
爲何用於充值的賭資,卻付給了不同行業領域的公司或個人?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這是當前網絡賭博團伙接收賭資的慣用套路。
“不法人員通過非法中介或技術手段,批量註冊空殼公司,並開通支付平臺賬號,隨後利用大量虛假交易‘養戶’,使這些賬戶能夠實現T0交易,即到賬後的錢款能直接轉走。”上述人士說,在“養戶”過程中,常用手段是利用大量手機組成的“手機牆”,同時控制上千臺設備,日均模擬上萬筆“正常交易”,“這步操作能夠‘規避’支付平臺的模型監測,將賬號判定爲可以T0交易的正常商家。”
就這樣,不法分子以常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爲接口,違法搭建起了第四方支付通道,大量資金在24小時內通過境外交易所轉出。多位從事刑事審判的法官告訴記者,部分第四方支付平臺利用對接三方支付接口的技術,使用空殼公司在三方支付平臺開設中轉賬戶,將中轉賬戶和賭博網站端口進行對接,利用中轉賬戶收取賭博資金後再二次結算給賭博網站,從中掙取“差價”。
記者採訪瞭解到,在司法實踐中,行爲人利用第四方支付平臺爲網絡賭博提供資金收取服務的,可能同時觸犯非法經營罪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如果行爲人與網絡賭博犯罪分子事前有同謀,還有可能與網絡賭博犯罪分子構成賭博罪或者開設賭場罪的共犯。
去年,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審結一起關於第四方支付的案件。據瞭解,2019年至2020年間,被告人王某在北京市朝陽區等地,在未獲得支付結算業務資質的情況下,夥同他人以第三方支付平臺爲接口,搭建支付結算平臺,架設聚合支付通道,利用其開設的空殼公司賬戶,非法爲賭博網站等客戶提供資金結算服務並收取服務費牟利,結算金額達到人民幣2900餘萬元。
被吊銷執照仍能收款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內部審覈和風控存在漏洞,導致其爲賭博活動大開方便之門。同時,利用第三方支付作爲結算通道非法收付等多發頻發,也給追溯資金去向、開展追贓挽損等工作造成較大困難。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負責人說,在一些審理的案件中,存在註冊爲“某某科技公司”的商戶,實際上從事網絡賭博犯罪,或犯罪團伙使用購買或盜用的信息批量註冊虛假賬戶,用於賭資支付結算和轉移等情況。“支付平臺對註冊商戶審覈缺乏持續性監控,難以及時發現和糾正此類行爲。”
即使相關公司已被吊銷營業執照,其申請的小程序支付接口仍可正常使用。在警方破獲的一起網絡賭博案件中,犯罪團伙擁有大量開通商戶收款功能的賬戶,其中部分公司早已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甚至被吊銷營業執照,但其支付賬戶仍然能夠正常收款。
“部分支付機構僅要求提供營業執照等基礎材料,未嚴格覈實實際經營情況。”一位辦案民警表示,此外,有的犯罪團伙利用PS僞造證件或購買“殭屍企業”資料通過審覈,或是從個人手中“購買”賬號。
據今年初通報的一起案例顯示,被告人張某受非法利益驅使,在明知是爲網絡賭博資金流轉提供協助的情況下,於某小區內糾集王某、賈某、趙某、張某等人(均已判決),構建起爲網絡賭博團伙服務的資金轉移鏈條。其中張某負責提供場地及與網絡賭博平臺對接;王某等人則負責聯繫並對接實名認證的支付寶賬號,實施洗錢操作,共計使用45個支付寶賬戶,幫助網絡賭博團伙轉移資金近120萬元。
“個人賬戶如果被用於二次支付結算,會存在短期多筆小額進賬、單筆大額支出或者夜間支付頻繁等特徵。如果及時監測到這些異常交易,則可以判斷個人賬戶屬於正常用戶還是犯罪工具。”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刑庭法官楊妮說。
受訪人員表示,當前不法人員犯罪手段越發隱蔽,給打擊整治工作帶來新的挑戰。例如利用AI技術分析正常用戶交易習慣生成“類正常”交易數據,需依賴一定的技術偵查手段才能識別異常。上述民警說,賭博資金通過虛假電商交易、虛擬貨幣兌換或跑分平臺多層流轉,形成複雜鏈路,需要具備跨平臺數據追蹤能力,但犯罪團伙常更換支付接口或啓用新平臺,導致資金鍊路斷裂後難以溯源。
儘快堵塞漏洞反賭斷“根”
受訪專家建議,網絡賭博犯罪的核心在於資金的流動。
針對當前第四方支付平臺被非法利用的漏洞,首先,要完善行業規範,明確業務邊界和監管紅線。海淀區人民法院刑庭負責人說,雖然當前對於第四方平臺的定位、合法活動範圍、業務資質的獲取等,已經有較爲明確的規定,但支付領域的監管需求具有較高的動態性,預防第四方平臺被犯罪分子利用,需要根據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動態更新行業規範,尤其針對平臺在網絡賭博犯罪中的高發問題、情況,要及時制定應對政策,完善行業規範體系。
其次,加強支付系統安全設計,進一步完善風險防控體系。業內人士表示,支付機構要加強商戶准入審覈,採用人臉識別等技術覈實實際控制人,建立起動態風險評級體系,並對高風險商戶提高監控頻率。同時,不斷優化可疑交易監測機制,可部署AI動態風控系統,實時分析商戶交易行爲特徵,對“問題”商戶自動觸發熔斷機制。
第三,應充分發揮典型案例警示作用,推動完善內部合規制度,加強支付清算服務領域自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