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處罰”能否叫醒“裝睡”的貴陽銀行
文/成才
編輯/漁夫
來源/萬點研究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除非他自己決定醒來。
9月18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貴州監管局一口氣向貴陽銀行開出5張罰單。指向其存在內控薄弱、員工盜竊、職務侵佔、貸款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其中2張涉及貴陽銀行旗下兩家分支機構,3張罰單涉及相關分支機構的人員,累計罰款金額50萬元。
時隔僅僅6天,9月24日,貴陽銀行因投資債權融資計劃不審慎,再次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貴州監管局行罰款50萬元。短短一個月時間,貴陽連續收到6張罰單,“批量處罰”暴露出貴陽銀行在內控合規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
非息“紅利”還能吃多久?
處罰不是目的,以罰促改纔是初衷。
公開資料顯示,貴陽銀行成立於1997年,總行位於貴州省貴陽市,第一大股東爲貴陽市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持股比例爲12.82%。
8月30日,貴陽銀行發佈2024年半年報,報告顯示,該行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4.06億元,同比下降4.00%;實現歸母淨利潤26.66億元,同比下降7.08%。公司總資產突破7000億大關,達7138.9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75%。
貴陽銀行也是2024年上半年A股42家上市公司之中,爲數不多營收淨利雙雙下滑的城商銀行。淨息差下滑是導致該行營收淨利下滑的主要原因,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淨息差爲1.81 %,較年初下滑30bp。導致該行利息淨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 10.68 億元。
貴陽銀行在中報中認爲,是因爲受讓利實體經濟、調整資產結構影響,加上市場利率持續下行、存款定期化趨勢加深,導致的淨息差有所收窄。
相比之下利息收入的減少,2024年上半年貴陽銀行非利息收入達16億元,非利息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 7.59 億元,同比增長90.27%。
具體來看,非息收入之中貴陽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爲1.803億元,同比減少0.25億元。投資收入爲10.2億元,同比增長4.645億元。
2024年以來很多上市銀行非息收入出現大規模增長,其背後並非做強中間業務取得的成果,而是依靠投資業務實現業績短期大幅增長。
2024年以來,銀行業面臨信貸投放乏力、息差收窄、負債成本高等多重壓力。業績下行壓力加大,中小企業爲了改善資產端的收益。加大了對債券的配置,國債成爲銀行首選配置品種,最終形成了“大行放貸、小行買債”現象。
2024年8月7日和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接連發文,劍指中小金融機構國債違規交易行爲,其中江蘇常熟銀行、江南農商行、崑山農商行、蘇農銀行因在國債二級市場交易中涉嫌操縱市場價格、利益輸送被啓動自律調查。
隨着監管層加大對中小金融機構資金空轉行爲的抑制,2024年8月國債市場開始降溫。進入9月下旬,隨着央行創設股市互換工具、增持再貸款工具,加大了對於權益市場的流動性支持力度,A股市場持續大漲的背景下,國債市場開始出現明顯回調。
9月26日,國債期貨全線收跌,30年期主力合約跌1.05%,10年期主力合約跌0.29%,5年期主力合約跌0.18%,2年期主力合約跌0.07%。現貨市場,30年國債到期收益率上行4.25BP,10年期國債上行3.75BP,5年期國債則上行了2.25BP。
9月27日,國債期貨再次大跌。30年期主力合約一度跌幅達3.24%,10年期主力合約跌幅最大1.43%,5年期主力合約跌幅最大0.94%,2年期主力合約跌幅最大0.27%,各期限均創下單日最大跌幅。截至27日收盤,30年期主力合約跌2.56%,10年期主力合約跌0.96%,5年期主力合約跌0.50,2年期主力合約跌0.11%。
隨着3季度債市波動的加大,未來在投資收入方面,中小金融機構下半年面臨挑戰也將大於上半年。對於貴陽銀行而言,投資收益成爲上半年利潤貢獻主力,下半年營收與利潤增長靠什麼?是擺在該行管理層眼前一道現實考題。
資產質量承壓 難題待解
考題不僅只有一道,資產質量也是考驗中小金融機構的重要考題。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6月30日,貴陽銀行不良貸款率1.62%,較年初上升0.03個百分點。該行不良貸款餘額爲54.81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了3.17億元。貴陽銀行表示,主要受宏觀環境影響,部分行業復甦緩慢,部分企業風險質態有所劣化所致。
風險防火牆方面,2024年上半年貴陽銀行撥備覆蓋率257.81%,較年初上升13.31個百分點。該行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4.38%、13.19%和12.14%。貴陽銀行資本充足率下降0.65%,但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則分別上升了0.29%和0.30%。
對於貴陽銀行撥備覆蓋率提升,有投資者表達的不一樣的聲音。9月5日,貴陽銀行召開2024年中報業績說明會上 ,有投資者表示,“撥備覆蓋率257.8%是不是你們爲了調節利潤,想提多少就是多少?”
貴陽銀行行長盛軍表示,“我行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商業銀行預期信用損失法實施管理辦法》等監管制度要求,採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計提資本減值準備,相關模型經內外部審計驗證通過。我行嚴格按照管理程序,定期更新計量參數並計提資產減值,符合監管要求。”
2024年2月貴陽銀行計提正威集團16.57億元不良貸款的減值,導致該行不良貸款率升至1.62%,較2023年末小幅增長0.03%。貴陽銀行公告稱,預計相關訴訟事項不會對公司2024年度利潤或期後利潤產生實質性影響。
除了踩雷正威之外,貴陽銀行在房地產領域的信貸投入同樣值得關注。貴陽銀行披露半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建築業、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爲該行信貸主要投放領域,該行建築業貸款餘額爲644.25億元,佔貸款總額的18.98%,較上年末小幅下降4.05億元。房地產業貸款餘額爲 417.13 億元,佔貸款總額的12.29%,較上年末增加 46.26 億元。批發和零售業貸款餘額 402.92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36.14 億元。
不良率方面,建築業不良率爲2.23%、房地產不良率爲0.5%、批發與零售業不良率爲4.65%,相比2023年末,同比上漲0.05%、同比下降1.35%、同比上漲0.55%。
2024年7月30日,貴陽銀行發佈公告稱,銀行和地產商貴州九州名城、周韶斌、周偉剛等涉及3.15億元的糾紛一案作出執行裁定。公告顯示,法院認爲,九州名城財產均已處置完畢,名下無財產可以執行。依照規定,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貴陽銀行可謂是“贏了官司,輸了本金。”
爲了應對資產質量下降的挑戰,貴陽銀行表示將不斷優化重點風險領域管控機制,提升風險識別和應對能力,強化問題資產處置化解的前瞻性和及時性,採用多元化手段提升不良資產處置質效。
正所謂知易行難,相比於事後的表態,事前事中的提醒和約束更爲重要。貴陽銀行如何減少類似的風險事件發生纔是關鍵。
警鐘長鳴 內控問題頻發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多家信源曾報道,正威集團用16套房作抵押貸出16億。對此,貴陽銀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抵押物除了房屋外,還有一家公司100%的股權。
貴陽銀行在房地產領域頻繁翻車,折射出該行在風險控制方面的合規意識薄弱。2023年以來,貴陽銀行還多次因貸款業務違規遭監管處罰,合計處罰金額超150萬元。
2023年10月,中紀委發文直擊金融領域信貸違規亂象背後的貪腐問題。銀行等金融機構不良授信風險背後是大肆插手干預信貸業務、濫用授信審批權力的違法犯罪問題。
這些問題在貴陽銀行身上也能看到具體案例,2024年9月,貴州省德江縣人民法院對兩起受賄案作出公開審判。貴陽銀行金融部原總經理黃某豐及投資銀行部原總經理張某蜀,二人均犯受賄罪,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1年、有期徒刑10年,並分別被處罰金70萬元、50萬元。
據德江縣人民法院披露,兩人合計非法受賄折現金額超1500萬元,鉅額受賄問題背後是權力尋租帶給貴陽銀行後續一系列信貸風險問題。
拉長週期來看,貴陽銀行已有兩位行長因爲違規信貸問題而落馬。具體來看,2005年貴陽銀行第一任行長李隆中因違規發放貸款1000萬元,致使銀行貸款不能收回,造成特別重大的損失,其行爲已構成受賄罪、違法發放貸款罪獲罪入獄。
2008年底李隆中接任者王紹文再次因籤批6000萬元的假貸款擔保,違法放貸造成銀行重大損失,被貴陽市委宣佈免去行長職務。
行長是銀行內控重要責任人,對銀行的內部控制管理負責,確保銀行的運營嚴格遵循國家法律、監管規定和內部規章。如果這道關口頻繁失守,將對銀行業務合規合法造成重大影響。
梳理罰單來看,據中新經緯不完全統計,2023年,貴陽銀行收到至少12張罰單,合計被罰430萬元,相關違法違規事實多與信貸業務有關。
2021年,制定並實施了《貴陽銀行2021—2025年發展戰略規劃》,計劃明確提出要將貴陽銀行打造成爲公司治理更加完善、風險內控更加健全、經營質效更加凸顯、人才支撐更加有力、市場地位更加穩固、品牌影響力更加深遠的現代商業銀行。
2019年接任貴陽銀行董事長之後張正海執掌貴陽銀行已經超過了5個年頭,2025年貴陽銀行能否如《戰略規劃》預期的那樣成爲現代商業銀行,是擺在張正海眼前的一道嚴肅考題。
擺脫“破淨”憑什麼?
2024年9月24日,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聯合發佈系列重磅金融政策。其中,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徵求意見稿)》,其中要求,長期破淨公司應當披露估值提升計劃,包括目標、期限及具體措施,並在年度業績說明會中就估值提升計劃執行情況進行專項說明。
銀行板塊爲A股市場“破淨”重災區,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24日,A股市場上42家上市銀行股全部處於破淨狀態。
具體來看,這42家上市銀行中,貴陽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市淨率較低。其中,貴陽銀行的市淨率爲0.35倍。相比之下,銀行板塊整體市淨率爲0.61倍。
最爲銀行板塊中破淨較爲嚴重的標的之一,貴陽銀行後續估值提升計劃值得投資者關注。銀行板塊提升估值,除了提升業績之外,提高分紅比率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據貴陽銀行202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顯示,公司向普通股股東共計派發現金股利約10.6億元(含稅),該分配方案分配的現金股利佔當年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52.97億元的20.02%。
Wind數據顯示,2023年A股上市銀行的平均現金分紅比例達到26.5%,其中超過半數的銀行現金分紅比例超過30%。相比之下,貴州銀行是否考慮提高分紅比例,是決定公司股價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2024年上市銀行中期分紅蔚然成風,貴州銀行依然缺席2024年中期分紅。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2024年中期11家A股上市銀行擬中期分紅2181億元。對於貴陽銀行而言,錯過了2024年之後,2025年成爲現代商業銀行目標收官之年,成否後來居上?投資者在等待一個答案。
本文由萬點原創,如需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