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賴清德對臺灣光復噤聲 許宇甄:羞辱背叛歷史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日是光復節,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批評,總統府沒有任何紀念儀式、政府官網也未見光復字樣,民進黨政府,以一種詭異的沉默,彷彿不是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象徵,而是一段令民進黨難堪記憶。中華民國總統選擇對臺灣光復噤聲,是對歷史背叛及羞辱。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今天是臺灣光復80週年,80年前的這一天,日本代表諫山春樹在臺北中山堂向中華民國代表陳儀遞交降書,日本在臺灣統治正式結束,是臺灣歷史最具轉折的一刻,臺灣、澎湖解開50年殖民枷鎖,重回中華民國版圖,結束半世紀的屈辱統治。

許宇甄指出,八十年後的今天,當年的受降地中山堂依舊靜默,總統府前沒有任何紀念儀式,政府官網也未見一行「光復」字樣。民進黨政府,以一種詭異的沉默,對臺灣光復歷史視若無睹。彷彿這不是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的象徵,而是一段令民進黨難堪的記憶。中華民國總統選擇對臺灣光復噤聲,歷史的榮光便蒙上陰影。

許宇甄批評,民進黨政府爲了淡化這段歷史,修改課綱抗戰勝利被刪,臺灣光復被改成戰後移交,賴清德總統甚至以日本視角稱二戰投降爲終戰,更從未在公開場合提及臺灣光復,寧可稱戰爭結束,也不願說出抗戰勝利;當日本前首相石破茂都承認戰敗、反省軍國主義時,賴清德身爲中華民國總統,卻以終戰向戰敗國政治語彙靠攏,正如楊渡所說「主子已承認失敗,而奴才還在下跪。」是歷史尊嚴的淪喪,也是對中華民族抗戰勝利的背叛。

許宇甄認爲,身爲中華民國總統,不願站在中華民國立場說話,這已不是說法問題,而是對歷史、國家和人民的背叛和羞辱。而抗戰勝利、臺灣光復不只是歷史事件,更是精神象徵。沒有抗戰勝利,千萬臺灣百姓就無法從皇民化教育與軍國主義奴化脫離重生。臺灣今天享有自由民主,正是建立在那場勝利的基礎之上。若民進黨政府不敢爲勝利者發聲,不敢爲先烈致敬,便等於在精神上再次讓殖民陰影、軍國主義籠罩臺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