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隆曝金融科技大未來 AI大語言模型將現身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左三)1日在FinTechOn 2025 & AFA高峰會中透露臺灣本土「金融AI大語言模型」成形中。圖/魏喬怡

金管會推動金融科技五大政策發酵!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日在FinTechOn 2025 & AFA高峰會中透露,金管會推動金融科技發展五大策略皆有成果,他特別提到目前金融界正研發「金融AI大語言模型」且具「大學畢業生水準的AI機器人」,是一個臺灣本土、金融業適用的AI大語言模型,可以解決AI應用的問題,金融科技透過團體研究可加大成效。

彭金隆致詞時指出,促進金融科技發展一直是金管會重要的施政重點,加速產業創新、打造臺灣成爲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樞紐,金管會做了許多推動。去年上任後第二場記者會就是說明金管會如何推動金融科技發展,有五大策略,一是過去一年重新檢視已逐步展開,例如去年金管會加大創新容錯空間來鼓勵創新,去年八月銀行、證券、保險的業務試辦法,修正爲單一的業試辦辦法,至今有超過100件試辦案,針對業務痛點來試辦。

二是研修創新實驗條例,就是金融監理沙盒,修正重點包括:一是過去屬於行政規則層次的業務試辦納入法律規範,會放寬法律採更簡易、彈性的試辦,給更大法源依據空間,加大試辦落地可能性。二是擴大可實驗範圍,像虛擬資產服務法,強化落地實驗的機制,支持網路金融,過去一年放寬純網銀線下業務範圍,7月30日也修正保險業調整7項法規,提出過去沒有的創新保護期間,加速金融數位轉型。

三、鼓勵團體合作、注意集體創新動能,過去金融創新有很大限制,今年結合超過16家金融機構成立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四大工作圈包括:金融科技研發、數位金融實務規範、金融科技投資、異業生態共創等,四大金控提供資源,在金融科技防詐、金融無塵室等多有研究。

彭金隆指出,讓他印象特別深刻是「金融AI大語言模型」,而且是具「大學畢業生水準的AI機器人」,是一個臺灣本土、金融業適用的AI大語言模型,可以解決AI應用的問題。透過團體研究加大成效。

四是持續探索傳統金融新機會,未來可能成型的新興業務,例如開放銀行虛擬資產保管試辦、RWA應用,積極國際步伐,建構虛擬資產監理架構,6月27日已將虛擬資產專法草案送行政院,希望儘早送立法院,強化虛擬資產安全,透過合法交易的平臺,作爲供應鏈付款的媒介,減少跨境付款的成本及時間,另外也有穩定幣的發行與管理。

五、持續加強金融科技新創,2018年設立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提供新創業者法規資安健檢監理門診,有186家業者邁駐,未來將推出金融創新園區2.0,結合創投公會、交易所與櫃買提供一條龍服務。

在亞資中心的壯大資本市場計劃中,要打造具競爭力的亞洲籌資平臺,即「亞洲那斯達克計劃」,結合臺灣的通訊半導體實力,會持續鬆綁,吸引更多優質國內外新創與科技企業來臺掛牌,讓金融科技業獲得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