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資訊專欄/油氣大國夢想 逐步實現
爲了強化石油與天然氣的自給自足能力,從2019年以來,中國大陸各大石油公司已在石油和天然氣鑽探投入4,680億美元。圖爲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新華社)
爲了強化石油與天然氣的自給自足能力,從2019年以來,中國大陸各大石油公司已在石油和天然氣鑽探投入4,680億美元,單單是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的投資額就超過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而油氣產量也已開始增加。基於大陸當局可能加強自給能力,因此未來幾年投資速度將不會減緩。
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新加坡)的天然氣副總裁黃穎超說,天然氣與液化天然氣(LNG)就像自來水與瓶裝水;自來水既便宜,又更可靠,運輸也更便捷,「因此我們大力推動國內生產」。
對全球的油氣生產巨擘來說,中國此舉自然造成大麻煩,因爲各大國際石油公司一直都依賴中國對油氣的需求。
然而,鑑往未必就知來。中國由於經濟成長泄氣,加上電動車大行其道,已使石油需求成長減緩,而本身的石油產量卻增加。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師預測,到2020年代結束時,中國的天然氣產量成長速度將開始超過需求增速,而屆時中俄輸氣管線也可能開通,使中國進口LNG的需求進一步降溫。
儘管如此,全球油氣業者今年1-10月已增建近1,000億立方公尺的LNG出口量;單單是美國,到2020年代結束時,可能投資1,000億美元於LNG新出口設施。川普表示中國將購買更多美國能源,甚至可能投資阿拉斯加,但中國並不是沒有選擇。
中國油氣消費量仍超過本身的產量,且不大可能在短期內有所改變,但現在中國原油產量已居全球第七,比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一些國家還多,天然氣產量則位居全球第四。
2018年美中第一次貿易戰爆發之後,大陸當局便主張重新擴大國內油氣產量,迄今石油產量已增加13%,天然氣更增加逾半,且今年油氣產量都將創新高。當局並未訂出具體的未來產量目標,但明確表示將繼續擴大鑽探,且以上游爲優先。
中國也致力於使一些老舊油田恢復生產。例如1961年發現的勝利油田原本被認爲已枯竭,但中石化公司將蒐集到的大量液化二氧化碳灌入舊油田的地底深處,不僅展現減碳效果,也使油田採收率提高15%。中石化預測這種作法將使勝利油田未來15年增產石油約300萬公噸。
這些石油公司運氣不錯,在增加投資後不久,就遇到俄烏戰爭帶動油價大漲;2022年中海油獲利創新高,2024年中油也締造同樣佳績。
如今,中國也不僅依靠支持老舊油田來維持產量,而是將資金投入頁岩氣開發。包括寧夏寶峰能源集團在內的多家企業,已建成大型煉油廠,將煤炭轉化爲石油產品、化學產品和天然氣。
最大的成功來自海上鑽探。中海油已將其國內產量(全部來自海上)在2018年底至2024年期間提高了60%。而這場勝利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國東北的渤海,它已取代陸上油田,成爲中國最大的石油產區。
(作者是彭博資訊記者羣/編譯任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