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習近平南韓行 外交斬獲多 分析:結果早已定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1日在南韓慶州會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新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會見美國總統川普並在亞太經合會議(APEC)密集出席10多項雙多邊活動。美媒2日總結習近平此行,爲中國持續在區域內斬獲多項外交成果。新華社昨引述中國外長王毅表示,此次四中全會前習近平的重大元首外交行動,國際輿論高度評價,展現大國擔當,取得圓滿成功。而對於習川會,有分析稱,中美沒簽協議,但結果早已定局,面對川普的「後退」,中國「鬥而不破」,既維持了上風,也給美國留了面子。
彭博2日報導,此次習近平與川普以及包括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新日相高市在內的多國領導人會面,並出席APEC多項活動,由會議內容和成果來看,中國持續在區域內斬獲外交里程碑。
報導指出,習近平近日暌違11年首度到訪南韓,並與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及新日相高市會晤;總理李強則擴大與東南亞貿易協定,鞏固中國在區內經濟影響力。
新華社昨天發表長文引述外長王毅表示,10月30日至11月1日,習近平應邀赴南韓慶州出席APEC第3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中共20屆四中全會勝利閉幕後習近平主席採取的重大元首外交行動。習近平在三天內密集出席10多場雙多邊活動,引領亞太合作、展現大國擔當、鞏固睦鄰友好、解碼中國之治,行程緊湊、務實高效,取得圓滿成功。
王毅並指國際輿論高度評價習近平此次元首外交,普遍認爲中國爲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不可多得的穩定性,面對保護主義逆流,中國以普惠包容促進共同繁榮,以責任擔當維護公平正義,對國際秩序和亞太區域合作的影響力、塑造力與日俱增,「世界看亞太,亞太看中國」已然成勢。
在習川會方面,王毅表示,這是習近平同川普時隔6年再次會晤,兩國元首同意加強經貿、能源等領域合作,責成雙方經貿團隊將形成的共識維護好、落實好,以實實在在的成果,給中美兩國和世界經濟吃下「定心丸」。
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評論員陳冰分析習川會認爲,中美既沒有發表聯合聲明,也沒有簽署貿易協議,是因爲川普發動的貿易戰最終反噬美國,川普不得不再次「TACO」(臨陣退縮),再次後退。中方給川普留了面子,讓他先發布在亞洲行中取得的「巨大成功」,然後中方發佈兩國達成的更詳細的「共識」。儘管人們覺得兩國「既沒聯合聲明,也沒簽貿易協議」,實際上把兩國發布的貿易談判成果加起來,就是貿易協議的底稿。
陳冰認爲,從目前會後中美髮布的信息看,中美間的競爭格局沒有變,但中方的籌碼要略高一些,所以也能維持「鬥而不破」原則,既保留中國對美國的槓桿,又不會造成太大的混亂,儘可能爲多邊貿易開出新路。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1日在南韓慶州會見加拿大總理卡尼。(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