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社工人才 衛福部加碼 7大學開設「學士後課程」

衛福部補助大專校院開辦社會工作學士後多元專長培力課程。本報資料照片

社會工作領域的需求日益增長,爲充實專業人力以及培育人才,衛福部去年度起,補助國內大專校院開設「學士後社會工作多元培力專長培力課程」,今年114學年度增至7所大學辦理,補助經費逾135萬元,預計招收144名學生。

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楊雅嵐表示,今年度計有臺北大學、實踐大學、嘉南藥理大學、文化大學開設課程並獲衛福部補助經費,補助金額合計135萬餘元。另靜宜大學、亞洲大學、金門大學等亦有開設課程但以自有經費辦理,所以沒有申請,亦沒有補助。

衛福部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國共有近2萬名社工人員。在實際參與的第一線,不少非社工系畢業生有意願投入社會工作,透過學士後社會工作多元培力專長培力課程取得社工學系學歷。楊雅嵐說,今年增至7所大學辦理,預計招收144名學生,強化社會工作教育與實務的接軌。

「學士後社會工作多元培力專長培力課程」112學年度只有臺北大學、金門大學、實踐大學3所學校辦理,實務上有多位非社工系畢業生有意願投入,即透過學士後社會工作多元培力專長培力課程取得社會工作學系學歷,有助其專業養成。

自113年學年度透過會議說明及補助經費鼓勵辦理,113學年度增加爲5所學校辦理課程,其中臺北大學、實踐大學、文化大學獲衛福部補助合計110萬餘元;114學年度則有7所學校辦理,其中臺北大學、實踐大學、嘉南藥理大學、文化大學4校獲衛福部補助經費,補助金額合計135萬餘元。

學士後多元專長培力課程是提供給已具備學士學位者,在原有學士學位基礎上,藉由修讀專業學分課程,取得第二個學士學位的管道。入學後修業年限至少1年、至多4年,修畢專業課程學分至少48學分。修業期滿經考試合格後,即可取得學士後多元專長學士學位,滿足培養第二專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