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長者走出家門 綠色照顧站 社區裡的暖心依靠

龍井綠色照顧站屢獲中央頒獎肯定。

【撰文|鄒明珆、攝影|莊震烽、圖片提供|臺中市政府農業局】

臺灣已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長者在熟悉的土地上安老並延續生活價值,成爲地方政府的重要課題。臺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各地農會推動的「綠色照顧站」,以農業與自然環境爲基礎,結合健康促進概念,打造高齡者能安心參與的生活場域。透過自然體驗、人際互動與多元課程,協助長者在地健康老化,同時凝聚社區力量。

面對人口老化與資源流失的挑戰,農業部透過「綠色照顧站計劃」,結合在地農會的力量,以農業多功能特色翻轉高齡者孤獨、資源不足的困境。臺中市政府農業局也積極響應,截至今年8月爲止已輔導臺中市各地農會設置9個「綠色照顧站」,舉辦園藝、食農教育與文化活動,讓長者在社區找到歸屬感與生活重心,不僅展現地方特色,更屢獲農業部頒獎肯定。

龍井綠色照顧站擁有健全的志工體系與豐富課程,讓長者在社區找到生活重心,同時凝聚社區力量。

社區參與讓長者更有活力

其中,大雅綠色照顧站,以「活到老、學到老」爲核心精神,安排健康促進、文化傳承與休閒活動等多元課程,讓長者在學習與互動中持續參與社區生活,並促進世代的交流,營造高齡友善的氛圍。除了課程,長輩們也藉由展演與社區參與,展現自我價值並延續生活熱情。

最具特色的,就是自2013年成立的「忠義不老戰鼓隊」。鏗鏘的鼓聲,不僅象徵長者團結與永不服老的精神,也凝聚社區力量,讓人看見高齡者依然能以活力和熱情回饋社會。

大雅的忠義不老戰鼓隊,透過演出讓人看見高齡者的活力和熱情。

志工力量照亮農村高齡生活

以健全的志工體系與豐富課程著稱的龍井綠色照顧站,自成立以來,農業志工隊成爲運作的重要支柱,目前已有逾百位志工投入。他們不僅支援課程推動,也與長者建立深厚情誼,讓服務成爲互相陪伴的力量。站內規劃園藝療育、食農教育及農務體驗,讓長者在友善環境中獲得身心療愈,同時促進社區共學。例如龍津家政班,以環境永續農業資源再利用,邀請長輩參與如水稻收割後再利用的手作課程;龍井志工隊更帶領長輩參與繪本故事分享、話劇演出與音樂表演,展現農村文化與生命力。這樣充滿活力的成果,也讓龍井綠色照顧站連續3屆榮獲農業部「十大綠色照顧優良典範」,成爲臺中市推廣綠色照顧的重要示範據點。

綠色照顧站以農業爲本,串聯健康與社區,讓高齡者在熟悉土地上安心生活,不僅照顧長者,也爲農村注入永續新能量。

《漾臺中》2025年10月號NO.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