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充電進社區 安全低碳暖人心
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綠色充電進社區 安全低碳暖人心
——江西鐵塔以智慧能源服務賦能低碳生活新圖景
在第35個全國節能宣傳週、第13個全國低碳日及第24個"安全生產月"活動深入開展之際,江西鐵塔緊扣"節能降碳,綠色發展""綠色低碳,美麗中國""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主題,以"綠色出行+智慧能源"雙輪驅動,通過解決社區"飛線充電"等民生痛點,爲居民安全低碳出行注入"滿格"動能。
痛點變亮點:從"飛線亂象"到"智充無憂"的社區蝶變
南昌市紅谷灘區江信國際花園小區曾是"充電難"小區。由於建成時間較早,小區未規劃電動車集中充電設施,居民爲圖方便,從高樓窗戶私拉電線到地面充電,或在架空層隨意接線。"夏季高溫電線易老化短路,雨天充電插頭可能漏電,架空層電動車堆積一旦起火後果不堪設想......"小區業委會主任李阿姨回憶道。
這樣的"充電困局"在江西老舊社區普遍存在。數據顯示,江西省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1200萬輛,其中60%以上的小區存在飛線充電、佔用消防通道等問題,由此引發的火災事故佔比逐年攀升。
2024年起,江西鐵塔聯合街道、物業啓動"綠色充電進社區"行動,在南昌、贛州、九江等11個地市試點建設"鐵塔智充社區"。通過統一規劃建設智能充電樁,並接入"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實現充電過程可監控、安全隱患可預警、服務質量可追溯。
共建共治共享:讓民生工程暖民心
"起初居民擔心充電棚佔地、收費高,甚至有反對聲音。"江信國際花園小區居民王先生坦言。爲此,江西鐵塔創新"三步工作法":前期聯合社區網格員入戶調研,中期召開業主座談會邀請消防專家現場講解安全隱患,後期組建由黨員、物業、業主代表構成的"社區充電服務隊"負責日常管理。
該小區僅用1個月就建成12個智能充電站、142個充電位。通過"鐵塔充電"APP可實現掃碼充電、按量計費。如今小區"飛線"絕跡,架空層變身休閒區。"手機隨時查看充電進度,充滿自動斷電,安全又省心!"居民王女士點讚道。
數智賦能安全: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控
在九江市柴桑區四季春暉小區,"智慧能源管理平臺"24小時守護充電安全。平臺可實時監測充電樁狀態、用電負荷,發現異常立即推送預警。
"過去靠人工巡查,現在用數據說話。"社區安全員張大姐介紹,系統上線後已成功預警3起線路老化隱患,火災事故同比下降90%。目前全省已建成智能充電站9848個,覆蓋80萬居民,減少"飛線充電"12萬餘處,助力社區火災事故率下降67%。
綠色安全雙驅動:繪就低碳出行新圖景
"我們要做充電管家,更要當綠色先鋒。"江西鐵塔能源經營部總經理蔣蔚表示,公司計劃2025年前新建充電站12000個,覆蓋110萬居民,助力江西充電安全水平邁入全國前列。
從"飛線亂象"到"智充無憂",江西鐵塔以"小切口"破解"大難題",用智慧能源點亮綠色生活。正如居民所說:"充的是電,暖的是心,美的是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