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王2年約300名女孩,聊天記錄不堪入目:“年輕女孩,真好睡!”

前不久,網上一個爆料,看得我目瞪口呆。

關於W大王敏學的。

有人說,他改名叫王子文,已經結婚了。

也有人說,改名叫王帥,即將結婚。

類似的傳聞還有很多,似乎他真的“改頭換面”了。

王敏學是誰?

大家可能不熟悉這個名字,但應該知道W大學霸“P王”。

據不完全統計,他約過至少300名女生,年齡最小的是14歲。

王敏學女友爆料

消息一出,轟動全網。

他自願放棄保研資格。

當時大家都說,他徹底身敗名裂了。

而現實是,他依然混得風生水起……

事發前,王敏學曾在網上分享和女友的戀愛“小事”。

當時,他在上海實習,和女友異地。

他說:“那是初戀,感情自然非常好。”

每當想念女友時,他就折一朵紙玫瑰,湊成一盒再送給她;

每當他加班不吃飯,女友就會不高興;

每當天氣降溫,他會擔心她被凍到。

一字一句,充滿着愛情的熾熱和美好。

圖源:齊魯晚報

行走塵世間,遇見美好,遇見心動,不算稀罕。

稀罕的是,在無數誘惑之前,能清醒地剋制慾望。

可惜,看似無比深情的王敏學,早早“敗下陣來”。

事情源於,女友無意中看到他手機裡的聊天記錄。

言語赤裸,極盡下作。

女友覺得事情可能不簡單。

於是打開他的電腦,才發現,這簡直是個人渣。

約有男朋友的女生。

女生拒絕了,並多次提到自己有男朋友。

他不甘心,繼續糾纏:

“我等你,等一輩子只爲和你一夜。”

約有夫之婦。

他說:“一個人確實很寂寞。”

約附近的人。

“我不想做chu男了。”

約陌生人。

對方拒絕後,他仍然要發張自拍。

約同校師妹或同學。

“晚上約你一起散散步吧。”

“就是想你身上的氣味……”

而以上,還只是冰山一角。

有人可能說,約P本是你情我願,無可厚非。

可有女朋友還去約,就是人渣。

最讓人憤怒的是,他連未成年女孩都不放過。

據他女友透露,如果遇到年齡小的,

他會僞裝成高中生。

有一次,他加了一位14歲初中女生。

他自稱是高一的,很喜歡她,想和她交往。

當天就想叫女孩出來,

女孩以父母不讓爲由,拒絕了。

第二天,他繼續忽悠女孩。

一來二去,女孩出來跟他見面,

還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情。

在爆料長文中提到,他跟女孩說,要娶她。

等寒假結束,他又說,

要轉學了,但暑假還會回來。

不見面的日子裡,他經常讓女孩拍luo照發給他。

同樣的把戲,不知哄騙了多少懵懂的女孩。

這些聊天記錄被發現時是2016年。

而據聊天記錄裡的時間顯示,

早在2014年他就開始“作惡”,抑或更早。

據不完全統計,他主動要求約P的有300多人。

實際發生關係的有40多人。

也就是說,2年時間裡,他基本隨時隨地都在約。

他女友看到這些後,大受震撼。

但她沒有歇斯底里地譴責他,而是等待時機。

終於,機會來了。

畢業典禮那天,王敏學喝醉了。

女友拿起他手機,把收集到的聊天記錄,

羣發給所有微信好友。

這一次,人渣原形畢露,爆紅全網。

等待他的,是輿論討伐。

關於“王敏學”的更多信息被扒出來。

他曾是W大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學生會zhu席。

在事發的前一個月,

他所在的寢室,被評爲“學霸寢室”。

寢室4個人,3年拿了8萬元獎學金。

更值得一提的是,

4人都已成爲國內名校準研究生。

報道中有這樣的一句話:

“笑稱自己‘拖累’寢室的王敏學,

也是年年拿到校甲等獎學金,

雖然被中央財經大學保研,

最終他還是選擇留校讀研。”

左後方爲王敏學

果然,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誰能想到,學霸人設背後,

藏着那麼骯髒的“事蹟”。

輿論沸騰後,學校當即做出迴應。

很快,人渣寫了一篇道歉信進行迴應。

名爲道歉信,但看不出有任何誠意。

簡單概括並解釋下道歉內容。

縱觀全文,利己主義者被他演繹得淋漓盡致。

當時,有網友提到一個顧慮——

被大衆遺忘之後,他是不是

繼續拿着W大的文憑混職場?

我想說,答案是肯定的。

事發沒多久,有位網友稱,王敏學找到她,想約她見面。

“你真的好美,我覺得能看到你的臉就值了。”

一樣的皮囊,一樣的話術,

可見,他仍死性不改。

事業上,風風光光。

據說他入職了一家投資公司,

當上了副總裁助理。

生活上,過得很滋潤。

曾經,道德譴責把他湮沒。

可隨着時間流逝,他開始新的戀情,

人前人後,談笑風生。

一次又一次全身而退。

不敢想象,如果前女友沒有曝光,

他還會哄騙多少人,還會作出多少惡?

但自始至終,這歸結爲人渣的品行敗壞,

與學校無關。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

“就算把他送到哈佛,

他也不會從P王變君子。”

食色性也,人之大欲。

約P就算是雙方自願的行爲,不違法。

但一位高材生,無道德、無底線、無原則,

會帶壞社會風氣,甚至間接害了一些人。

這理應被懲罰。

法律上沒有,那可以道德上譴責,

而不是放任他繼續爲所欲爲。

性,是個晦澀且隱秘的話題。

可它無形中彰顯了一個人私德的高尚與卑鄙。

向外索求,永遠無法填補內心的空洞。

只有向內成長,才能真正解決內心的匱乏。

再者,一個人對性的態度,決定了他能走多遠。

成功者之所以是成功者,

除了擁有智慧和人格魅力,更多的是——

懂得慾望的邊界。

懂得舍小得大,舍近得遠。

(作者:蔣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