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單不再是男人天下!陸女騎手4年翻5倍 背後真相耐人尋味
快遞女騎手越來越多,背後折射出什麼樣的社會現象?(中新社)
據《智谷趨勢Trend報導》, 最近不少人關注到一個現象,送外賣的女騎手,越來越多了。美團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從2022年至2024年,女性騎手數量從51.7萬人增長至70.1萬人,2年時間內增長了35.6%。同期,美團騎手總人數從624萬增長至745萬,增速爲19.3%,女騎手的增速遠超整體。
Quest Mobile的最新數據更顯示,中國1400萬外賣大軍中,女性佔比已經達到24.3%,大約佔1/4。而在2020年以前,這個比例不足5%。
儘管口徑不同,數據背後的趨勢卻很相似。
事實上,不只是外賣員,跑網約車和送快遞的女性也越來越多。滴滴數據顯示,2023年大陸國內女性網約車司機是60萬,到2024年飆升至105萬,一年暴漲75%。
有媒體報導,2022年山西中通全省的快遞從業人員,女性佔比約40%,參與末端配送的一線快遞員,女性佔比超20%,並且比例在逐年提高。
爲什麼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高頻次、重體力的靈活就業方式?背後信號,不容忽視。
哪些女性選擇成爲騎手?
綜合來看,最主要的是這一類人羣:已婚已育,在送外賣的同時兼顧家庭。
長期研究外賣騎手和平臺勞動的社科院學者孫萍做過一項研究,受訪女騎手85%已婚,其中96.6%已育,72.8%有未成年子女需要撫養。
對大多數女性騎手而言,送外賣是一個「媽媽崗」。
7月21日,《閃電新聞》就曾報導了一位把孩子裝在外賣箱裡工作的女騎手。那一天,室外溫度達到了40度。
孩子患上了惡性腫瘤,要錢治病,夫妻倆都在跑外賣。家中無人照料,只能帶在身邊。孩子要抱,送訂單總是超時。最怕遇到沒有電梯,要抱着孩子跑上跑下......想想就知道有多難。
一名知乎的網友表示,自己多次看到孕婦送外賣,遇到了也只能搭把手,讓人倍覺辛酸。
據《南風窗》的報導,由於孩子無人照料,到了週末,一些女騎手會帶上孩子一起送外賣;如果孩子還小,女騎手會從網上購買專門帶小孩的安全揹帶,把孩子背在背上。
但帶着孩子工作,肯定會影響送餐效率和收入,也不安全。
事實上,由於家庭勞動的拖累,很多女騎手的收入並不高,明顯低於男性外賣員。
《紅網》報導了一位女騎手梅子,早晚要接送孩子上下學,只能在照顧孩子的碎片時間中兼職跑外賣,一天也就只能跑個一、二十單,賺個幾十塊到一百塊的生活費。
2021年6-7月,孫萍團隊進行過一項調查,結果在樣本里發現:
女騎手中,單價10元(人民幣,下同)以上的佔20%,單價5-8元的佔22.45%,單價5元以下的,則達到44.38%;最終,超過六成的女騎手每月薪資在5000元以下;相比之下,男騎手中,單價10元以上的佔30%,單價5-8元的佔33.07%,單價5元以下的僅爲24.29%。七成的男騎手每月薪資都能達到5000元以上。
既然收入並不高,工作又辛苦,爲何她們還是選擇在外奔波?答案可能有些無奈。
在孫萍2021年的調查裡,外賣騎手負債率高達62.94%;近半數負債的原因是買房或買車,因創業失敗而負債的佔三成。
一個數據,能很直觀地體現中國家庭的經濟壓力。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截至2024年年底,中國居民家庭從銀行獲得的債務餘額(包括短期和長期債務)爲82.84兆元,佔GDP的61.4%,比例已經很高了。
很大程度上,送外賣是作爲一種「過渡勞動」存在。
譬如杭州「外賣一姐」黃曉琴,最開始選擇送外賣,就是因爲文印店創業失敗,加上父親患病,欠下了80萬餘元的債務。
不少負債人羣之所以選擇送外賣,除了工資相對高,還因爲它是「日結工作」。前一天跑單賺的錢,第二天就能提現到賬,可以讓他們靈活支配時間和勞動報酬,用於還債或其他支出。
女性送外賣,還有一個原因是傳統崗位的被動「擠出」。
據吳曉波頻道,一項調研數據顯示,女性騎手在進入平臺之前,主要從事服務業(50.8%)、製造業(19.8%)和農林畜牧業(9.2%)等工作。其中,45.5%的騎手曾爲小微企業或個人打工,如清潔工、服務員、家政等。
近年來,傳統服務業有兩大新變化,一是利潤明顯下滑,餐飲等行業比較明顯;二是數位化升級,掃碼點餐、自助收銀,傳統服務業崗位更偏好年輕的「數位原住民」。
在年齡、體力、學歷、技能上都不佔優勢的中年女性,最先感受到被「擠出」的壓力。
「你是個女的你能幹嗎?」「女孩怎麼不找個輕鬆點的活兒」,這種質疑聲往往會讓很多女騎手在剛開始工作時,感覺拘謹、扭捏,「在男人堆裡感到不自在」。
不過,送外賣,也改變了一些女性的人生軌跡。
前文提到的黃曉琴,送外賣第一年就還清10萬元債務,2023年更斬獲全國大陸外賣配送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冠軍。
如今,她已從「騎手」蛻變成「引路人」,自學手語,帶教了100多名聽障騎士,幫助更多人通過雙手改變自己的生活。
曾經因揹着孩子送外賣引發關注的單親母親「小朦媽媽」,今年3月也在社交平臺曬出房產證,新開了一家水煮店,人生翻開新篇章。
她們並非天生強大,只是被生活逼至牆角,仍選擇挺直脊樑。
她們電動車後座載着的,不只是餐盒,還有孩子的藥、家人的希望,和一個普通女性對命運不低頭的倔強。
《2024中國藍領羣體就業研究報告》顯示,外賣員收入增長10.02%,月均7496元,遠超過藍領行業平均工資。
這或許是那些「一無所有的人」,最現實、也最有力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