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政琮再婉謝黃金計劃曝兩大理由 「國家資源先留給年輕小將」
▲臺灣高爾夫球好手潘政琮。(圖/路透)
記者遊鬱香/綜合報導
在臺灣高球好手潘政琮宣佈婉拒「黃金計劃」,對選手同意書提出疑慮後,國訓中心與體育署迅速回應調整,不過小潘今(21日)晚再次發文婉謝黃金計劃,並給出兩個理由,他希望透過自己這次的發聲,爲年輕選手創造更好的環境,他也強調,「我已成長茁壯,國家的資源應先留給年輕小將。」
潘政琮指出,高爾夫球過去曾被排除在黃金計劃之外,雖然體育署長鄭世忠迅速回應,以高效率推動改革,無需協會介入便做出決策,但仍有許多制度面需要進一步改善。他呼籲體育署、國訓中心及中華高協應該更以選手爲中心,傾聽他們的需求,並透過法制化、透明化機制,保障選手權益,確保年輕選手能夠獲得公平對待與適當的資源。
回顧自己的國手生涯,潘政琮表示,15歲時因獲得亞運銀牌,才爭取到美國IMG學院的獎學金,但當時卻被協會警告「永不錄用國家隊」。然而,8年後,他仍義無反顧披上國家隊戰袍,參加仁川亞運,之後更連續代表臺灣出戰里約、東京及巴黎奧運。
▲潘政琮再次婉拒「黃金計劃」。(圖/翻攝自Facebook/C.T. Pan)
潘政琮表示,他在東京奧運拿下的銅牌分量遠超過美巡賽冠軍,能夠以中華隊選手身份在奧運奪牌,是他一生的榮耀。
至於再次婉謝黃金計劃的原因,潘政琮提出兩大考量。首先,他希望政府能正視問題,推動國訓中心與中華高協的改革,例如透明化遴選方式、加強與選手溝通等,爲未來年輕選手打造更好的環境;其次,他認爲自己已成長茁壯,國家的資源應優先留給年輕選手,讓更多有潛力的選手獲得支援。
潘政琮最後感謝教育部、體育署與國訓中心的迅速回應,也強調隨着體育預算的增加,監督機制將更加重要。他期盼未來政策與制度持續改善,讓臺灣體育環境更加健全,爲選手帶來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