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翻新、重生 臺南4傳統市場蓋新厝
傳統市場是不少民衆採買民生物資的重要場域,臺南市政府市場處經盤點後,包括灣裡、中洲、鹽行3座市場將陸續「蓋新厝」,而楠西市場則是在今年初地震中受創,必須拆除重建。(曹婷婷攝)
臺南公、民有市場共59座,儘管傳統市場面臨民衆消費習慣改變,人潮不如以往,但民衆對市場需求殷切,地方爭取「蓋新厝」;因應喜樹灣裡重劃區規畫市場用地,使用逾40年灣裡市場將斥資1.6億元新建,明年動工,永康鹽行市場也已爭取覓地新建,仁德中洲市場本月原地拆除重建,而今年初地震受創嚴重的楠西市場則面臨需拆除重建。
傳統市場面對連鎖賣場競爭,加上人口高齡化、少子化等大環境條件變動下,溪北地區近年已有市場退場,但也有市場反而因人口增加,市場建物老舊或既有空間不敷使用,亟欲翻新改變。
臺南市政府市場處表示,目前盤點3處市場將蓋新建物,其中灣裡市場將落腳重劃後的市場用地,預計至少斥資1.6億元打造。市場處說,灣裡市場新建工程原訂今年初啓動,但受到中央統籌分配款等因素影響,確定將延到明年纔會動工。
此外,仁德中洲市場因結構安全問題,地方爭取原地改建多時,市場處表示,已預計本月就會啓動拆除作業,後續原地重建,預估斥資至少3000萬元,未來改建完成後,1樓仍維持市場空間,2樓也仍將作爲社區中心。
永康區鹽行天后宮廟埕前的鹽行市場,建物老舊且腹地狹小,民衆抱怨停車空間不足,又市場出入人車衆多,造成周邊交通壅塞,既有空間早已不敷使用,民衆抱怨連連,民代多年來力促鹽行市場遷移聲浪沒少過,期能爭取一座滿足居民採購需求及現代化的市場。
市場處表示,鹽行市場新建案將循都市計劃變更,先解決用地取得問題,估計取得用地至少需花1、2年時間,後續將引進民間資源以促參模式營運,目標是打造具多功能、有特色的市場。
此外,0121地震中毀損的楠西公有零售市場目前正在拆除中,也已同步推動設計中,希望能儘快啓動重建。
市場處提到,過去雖有區裡爭取新設市場,但會考量周邊機能,若已有連鎖賣場進駐,可滿足供給需求,就未必非增設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