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新青安 房貸增1300億活水

針對新青安申貸不佔用不動產放款上限,後續可能衍生信用放大,甚至呆帳問題,金管會銀行局長童政彰指出,目前公股銀行已經做好風控措施。(郭吉銓攝)

新青安房貸小檔案

不動產放款天條《銀行法》72-2條上限拍板9月1日起,排除新青安貸款,財政部4日表示,至8月22日,公股銀行受理新青安貸款已核貸尚待撥款案件,達1萬2923件,金額約1257億元,原估計需等約0.5個月至4個月纔會撥款,若加計近期核貸案件,初期八大公股銀行可增加房貸額度約1300億元。財政部強調,對「首購」、「自住」及「已承諾」等3種房貸給予優先申請。

央行官員表示,會全力配合行政院相關措施,也認同這項調整有助於紓解公股行庫近來出現的房貸塞車問題,特別是對名下無自用住宅的購屋族羣,能有效改善貸不到款或是撥款延宕等情況。

公股銀行自2010年辦理青安貸款,2023年8月再推新青安貸款,提供最高1000萬房貸,40年期,與5年寬限期,並給補貼利息等優惠措施,截至2025年7月底止,核貸47.4萬戶無自有住宅家庭購屋,核貸金額2.4兆餘元,其中新青安累計核貸近13萬戶,核貸金額近兆元,其中未滿40歲貸款戶數佔整體核貸戶數比率約7成。

統計到8月底,公股銀已核貸尚待撥款新青安貸款約1257億元,財政部國庫署副署長林秀燕表示,9月後新青安不計入《銀行法》72-2條上限,銀行端就可以依序來辦理。

林秀燕強調,爲確保新青安貸款符合自住目的,公股銀行對於轉租、人頭戶、涉營業行爲等非自住者,均追回補貼利息及調整貸款條件等措施,截至2025年7月底,已追回5421件,收回利息補貼金額新臺幣1億348萬餘元。而截至7月底,青安貸款逾放比率爲0.04%,低於本國銀行同期房貸逾放比0.08%。

針對新青安申貸不佔用不動產放款上限,後續可能衍生信用放大,甚至是呆帳的問題,金管會銀行局長童政彰指出,目前公股銀行已經做好風控措施。銀行仍需檢視申貸戶的信用狀況等5P標準。至於放款量在排除掉新青安貸款額度後的水位,童政彰解釋,目前所有公股銀中,僅合庫的比較高,達28.3%,而過去公股銀每個月新青安的放貸量在300至500億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