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C巡邏機反潛裝備升級建案延宕 引顧立雄頻關切

空軍P-3C反潛巡邏機,兼具海洋監偵、反潛、反艦等多項功能,並可掛載多種彈藥。記者曾原信/攝影

空軍P-3C反潛巡邏機是目前國軍擔任海上巡邏、反潛的主力機種之一,因已服役超過10年,空軍預計編列150億元進行反潛裝備性能提升,但傳出因相關裝備牽涉多個美歐廠商,使得全案至今尚未沒有完成建案程序,傳出引發國防部長顧立雄多次關切全案進度。

國軍向美採購的P-3C反潛巡邏機返國服役已超過10年,機上反潛系統裝備也已面臨性能提升需求,據瞭解,空軍委請美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規劃反潛系統及裝備升級,已獲得國防部同意進行建案程序,不過因反潛系統及裝備牽涉多家美國及歐洲的裝備供應商,系統整合工作也相當複雜,空軍雖然大致同意升級的系統與裝備,不過雙方對於新一階段技術協助部分已討論超過半年,但仍未談定。

空軍從2022年底到2027年8月爲止,編列14億8608億元預算執行「反潛戰機後續技術支援」案,由美方技術人員進駐臺灣,協助空軍進行P-3C相關技術升級與戰力維持。據瞭解,這項技協案主要也是由洛馬公司負責,會定期蒐集各國P-3C反潛機性能提升的資訊進行整理,並提供給國防部與海空軍,作爲提升反潛作戰效能的參考。隨着P-3C反潛裝備的升級需求,新一階段技協案也展開規劃,不過傳出雙方對於新階段技協部分的討論仍未談定。

據指出,空軍規劃編列150億元預算進行反潛裝備系統升級,雖然去年已經展開建案,但至今尚未完成建案程序。據瞭解,由於事涉國軍整體反潛戰力,已經引起顧立雄頻頻關切該案的進度。

P-3C爲長程海上巡邏機,兼具海洋監偵、反潛、反艦等多項功能,滯空時間可達12小時,巡航距離達2800浬,具備強大除搭載84個聲標外,可掛載魚叉反艦飛彈、Mk-46型魚雷以及深水炸彈,由於具備強大偵搜及反潛作戰能量。當初由海軍建案取代S-2T反潛機,但隨政策改變,定翼反潛機部隊於2013年再次改隸空軍,P-3C於同年陸續返臺,2017年底正式成軍服勤,全機編制9名機組員,也是十分罕見由海空軍人員同機執勤的作戰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