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豬四國」風光 躍居區域經濟模範生 英法德落魄

曾面臨破產危機「歐豬四國」之一的希臘,現在財政近乎平衡,去年經濟也擴張2.3%。(彭博資訊)

風水輪流轉,15年前經歷歐債危機的「歐豬四國」,如今成了歐洲模範生,反倒是北部大國,如法國、英國、德國等,預算赤字大增,導致政局日益不穩。

所謂的「歐豬四國」,包括南歐的葡萄牙、義大利、希臘、西班牙。西班牙如今是歐洲成長的罕見亮點,去年經濟實質成長3.5%,在已開發國家中數一數二。曾面臨破產危機的希臘,現在財政近乎平衡,去年經濟也擴張2.3%,較法國高出一倍。相形之下,英國、德國連兩年陷入經濟萎縮。

高盛資深經濟學家塔戴說:「主權債務危機後,南歐國家做好了財政功課,這些國家的財政展望的審慎程度,遠勝法國、甚至超過荷蘭和德國」。 這種角色互換可能是歐債危機的意外結果,南歐國家被迫忍痛刪減開支,以取得紓困。

現在輪到歐洲核心國面臨麻煩,成長低迷下,歐洲三大經濟體英法德的預算赤字攀升。法國深陷預算和政治危機,英國打算增稅,以縮小財政缺口、避免驚嚇市場。以節儉著稱的德國則開始舉債。原因出在西歐成長模式遭受三大沖擊,分別是美國關稅、中國大陸競爭加劇、俄羅斯廉價能源終結。

與此同時,歐洲在疫情和能源危機時大舉借貸,南歐國家的赤字大致回到疫情前,但北部國家則赤字日增。法國赤字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估計今年將達5.4%、高於疫情前的2.5%。而英國、奧地利、比利時的赤字比重,預料也將超過4%。德國要在基建和國防上,斥資1兆歐元(1.15兆美元),這有望提振成長,但也會讓德國赤字佔比,超過歐盟規定的3%。

財政惡化之際,改革卻日益困難。經濟未見成長,選民不滿,轉向極左和極右派政黨,導致政治更分裂,更難就經濟政策達成共識。歐亞集團(Eurasia)執行董事拉曼表示,法國和英國的公共財政挑戰,加劇了政治不穩定,使改革益發困難,在德國可能也是如此。

鋒裕匯理(Amundi)的全球總經主管普拉丹表示,歐洲並未面臨迫在眉睫的債務危機。以法國而言,該國舉債成本跳升、超過義大利,但法國公債仍有買家。他警告,超支國家的風險是未來發生危機時,迴應能力有限。

他說,真正的阻礙是歐洲將缺乏財政轉圜空間,能夠迴應未來的衝擊。政府不能袖手旁觀,但可能要未來發生事件時,政府纔會認真做出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