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窮的發達國家
(圖/路透)
2023年3月下旬,我從維也納搭火車赴斯洛伐克首都布拉第斯拉瓦,只有1小時不到的車程。當越過邊界後,兩地的語言、族羣、人氣和氛圍竟完全不同,真可說是咫尺天涯。當時新冠疫情剛緩,遊客零零落落人煙稀少,將近2/3的商家關門大吉,一幅蕭瑟清冷的景象,令人扼腕!
今年8月下旬,我又來到布拉第斯拉瓦,這次是從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北上,自邊界城市史都洛華入境。過了多腦河之後,廣袤的平原綠蔭蔥蔥,平疇闊野,生機盎然!當火車進入首都車站,人氣漸豐。十分鐘後,公車進入歷史街區,看到人潮涌動,好一幅繁榮的盛景。
但我們在路邊也不時看到一些關門的店家,空空如也,生意實在做不下去了,主人決定出走從此不再回頭。這裡屬於歐盟地域,2003年斯洛伐克先後加入北約和歐盟,2006年又被世界銀行列爲「發達(已發展)國家」,但受到經濟不景氣和俄烏戰爭的影響,經濟停滯,市民收入不豐。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1300億歐元,除以全國人口540萬人,平均國民所得僅及24000歐元左右,位列發達國家之末端,有人稱其爲「發達世界中最窮的國家」,恐非妄言。
斯洛伐克自西元830年起成爲大摩拉維亞帝國的一部分,與捷克同文同種。但自906年帝國滅亡後,長期歸匈牙利統治。1867年,該地成爲奧匈帝國的一部分。由於奧匈在一戰之後瓦解,基於西方列強的堅持,匈牙利國土有7成被鄰國所瓜分,而斯洛伐克則與捷克合併,建立起獨立的新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但好景不長,1939年3月,此地被納粹德國佔領,成立了親德的傀儡政權「斯洛伐克國」,一直到1945年5月才被蘇聯軍隊解放,繼而建立起親蘇的「捷克斯洛伐克」共黨政權,成爲華沙公約集團的成員。
1989年,受到「蘇東波」風潮的影響,共黨政府終結,但斯洛伐克在自由化與民主化過程中卻出現了民族主義的分裂傾向,繼而透過公投選擇獨立,1993年元旦,斯洛伐克決定與捷克正式分家,建立起新的主權國家。自此兩國分道揚鑣,捷克日益親美親西方,並強力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而斯洛伐克卻堅持走自己的路,反對戰爭、維持中立,並繼續使用俄羅斯能源,與歐盟立場不一。
最近歐盟10國積極介入烏克蘭戰爭,還答應承擔鉅額的軍費,斯洛伐克頗不以爲然。在中歐「四國集團」(V4)中,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這兩國主張與俄羅斯親善,拒絕支援烏戰;而波蘭與捷克則因歷史上的恩怨情仇,強烈反俄並大力支持烏克蘭繼續對抗,甚至還允許軍人以個人身分參戰。
我從布拉第斯拉瓦乘車去奧地利,雖然屬於國際線,但城際鐵路只需50分鐘就抵達維也納中央車站。儘管這兩個首都的語言、文化、族羣、經濟生活與城市風貌迥然不同,但實際上卻是不折不扣的「一日生活圈」,不但互動密切而且互補性強,形成一種特殊的「同城化」現象,這實爲全球首都圈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