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央行執委:歐洲恐怕纔是貿易戰的最大輸家!
財聯社2月6日訊(編輯 馬蘭)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始揮舞其關稅大棒,這令國際市場氣氛凝滯,很多國家政府都在擔憂形勢將如何發展。
作爲全球地緣政治的重要參與者,歐洲也對國際貿易的變數十分警惕。歐洲央行執委會委員Piero Cipollone警告稱,美國的貿易政策是最大的風險,其可能會對歐洲造成重大打擊。
他補充稱,更令人擔心的是特朗普是否會開啓與中國之間的全面貿易戰,鑑於中國擁有全球35%的製造產能,一旦其產品被限制進入美國市場,那麼歐洲可能將承接更多的商品流入,從而形成需求壓力,抑制歐洲經濟的增長。
另據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模型顯示,雖然徵收關稅將對美國自身的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但其受到的打擊將小於任何其他經濟體。Cipollone因此認爲,歐洲或將變成貿易戰中的最大受害者。
他還指出,貿易戰的具體發展還有待觀察,比如歐盟方面會否對美國採取報復措施。如果反擊的話,對歐洲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經濟增速。在微觀層面,歐洲公司可能會爲了捍衛市場份額接受利潤率的下滑,但最終他們犧牲的利益會通過匯率調整回補,因此整體影響不會很大。
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
Cipollone指出,除了貿易緊張局勢外,他對歐央行未來的政策走向看法不變,也預計在基本面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政策方向不會出現重大變化。
歐央行計劃在今年逐步實施降息政策,自去年6月以來,該行已經五次下降利率水平,投資者目前預計今年還將看到三次降息,以喚醒當地遲滯的經濟活力。Cipollone也認同歐洲現在仍有下調利率的空間。
但他也指出,能源價格上漲和全球貿易局勢正在從兩個方向拉扯歐洲央行,因此當下歐央行更希望按兵不動,這也暗示3月的議息會議可能不會出現新的政策變動。
這也與市場的心態十分契合,目前的歐盟投資情況並不樂觀,Cipollone認爲在巨大不確定性下,人們輕易不會做出重大投資決定,而這拖累了歐洲的經濟增長。
基本面上,歐洲消費還未恢復活力,但處於歐央行的預期軌道之上,消費增長的動力仍在。此外,居民的實際收入還在增加,就業率處於高位水平,通脹率則保持向下,這些指標意味着歐央行並不需要懷疑降息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