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非投等債 有甜頭

儘管美股再創歷史新高價位,然而經濟面轉弱的跡象也不容忽視,且隨着7月9日美國對等關稅豁免期到期,各國關稅結果將逐一被揭示,加以美國減稅法案引發的美國政府債務擔憂恐再起等因素影響,國內核備的主要平衡型、債券型基金表現今年較爲疲弱。

上半年各債券型基金則以歐洲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表現最佳,主要也是歐元匯價升值所挹注。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表示,今年以來美國例外論受到質疑,投資人目光已從聚焦美國資產轉爲全球化佈局。因歐元升值,全球非投資級債得利於歐洲非投資級債的強力提振,今年表現更勝美國非投資級債,除了歐元升值的利多,歐洲通膨已接近央行目標,市場預計ECB今年仍有再降息至少2碼的空間,對債市更有利。

不過,若只投資歐洲非投資等級債,長期來看仍容易錯失美國非投資等級債的成長機會;根據統計,自2005年以來至2024年的20年間,美、歐非投資等級債表現具輪動機會,就年度表現而言,美國勝出11次,歐洲則是九次。

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倫‧華勒表示,近期非投資級債企業基本面具支撐,資產負債表堅韌,槓桿比相較於過去一季下滑,且低於歷史平均,企業獲利展望仍屬中性偏有利,雖然面對經濟風險利差有所擴大,但違約狀況仍僅溫和增加,因爲整體非投資級債企業的資產負債表良好,且技術面仍有利,因供給面有限,今年至今仍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彭添裕表示,亞洲本地貨幣政府債券與全球主要政府債券的相關性處於低至中等水準,其波動性低於區內的美元政府債券,可使投資組合更多元化。亞洲債市經歷多年發展,於區內經濟增長及監管機構的支持下,市場規模的廣度及深度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