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6月汽車銷量創10個月最大跌幅,電動車增長持續放緩
歐洲汽車市場6月遭遇10個月來最嚴重下滑,需求疲弱引發擔憂。
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週四公佈的數據,6月新車註冊量下降5.1%至124萬輛,創下去年8月以來最大月度跌幅。儘管電動汽車需求持續上升,但增速降至今年最低水平,僅爲14%。
該貿易組織在聲明中表示,“消費者顯然仍保持謹慎態度,更強有力的需求刺激措施仍將是加速轉型的關鍵要素”。
這對正在失去全球市場份額的歐洲汽車製造商而言雪上加霜,同時美國的關稅政策也對其海外業務構成威脅。
銷量下滑加劇,德國市場領跌
德國作爲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成爲6月整體銷量下滑的主要拖累因素。
數據顯示,德國6月新車註冊量暴跌14%,上半年累計下降4.7%。
意大利和法國市場同樣承壓,6月銷量分別下滑17%和6.7%。這反映出消費者持續謹慎,經濟不確定性抑制購車需求。
儘管整體低迷,英國市場逆勢上揚,6月銷量增長6.7%,這主要得益於政府上週重新推出最高3750英鎊(約5100美元)的電動車購置補貼。
插電混動成爲市場亮點
在整體銷量下滑的背景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成爲少數亮點之一。
6月,歐洲插電混動車型註冊量激增38%,越來越多買家選擇結合電動駕駛和燃油發動機的車型。
純電動汽車銷量當月上升14%,主要由新車型上市和部分國家政府激勵措施提供支撐。但歐洲各國的電動車普及率仍不均衡,反映出基礎設施建設和國家政策的差異。
多重壓力下的行業困境
歐洲汽車製造商正面臨多重挑戰。
一方面,在中國市場,大衆、寶馬和奔馳集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正在失去市場份額和定價權。
另一方面,管理層動盪也困擾着主要廠商,近日,Stellantis NV任命了新首席執行官,雷諾正在尋找常任CEO。
對於在美國有業務的製造商而言,特朗普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徵收的關稅使數十億歐元的收益面臨風險。
歐盟委員會此前給予汽車製造商三年緩衝期,推遲了原定於今年生效的更嚴格二氧化碳排放目標,或在一定程度上給當地車企緩解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