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央行“重大轉變”:“不太可能”總是確保2%通脹

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近日在法蘭克福的一次會議上表示,由於當前環境充滿“異常高度的不確定性”,歐央行短期內“不太可能”始終確保通脹率達到2%的目標。

這一表態標誌着歐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的重大轉變,也加強了市場對未來降息步伐和頻率的疑慮,此前,拉加德撤回了她之前關於“前進方向”——即進一步逐步降息——是“明確的”的指導。拉加德講話後,4月降息預期降溫,現在有幾家投行預計,年底前的降息幅度將小於之前的預測。

拉加德強調,歐央行在2021年引入的2%通脹目標是一箇中期目標,允許短期內出現偏離。她表示,歐央行的目標是確保“通脹率在中期內始終向2%收斂”,這一策略有助於避免對短期或暫時性衝擊的過度反應。她還提到,歐央行可以“調整通脹迴歸目標的時間範圍”,以應對不同的經濟環境。

拉加德指出,當前的不確定性主要源於多個方面:一是歐洲國家爲國防和基礎設施投資而增加的公共借貸可能直接推高通脹;二是美國可能引發的貿易戰將增加通脹的波動性。

她特別提到,歐元區因其對全球貿易和能源進口的高度依賴,更容易受到這些新型衝擊的影響。例如,德國和其他歐元區國家通過債務融資推動國防和基礎設施支出,可能會引發“新的雙向衝擊”,既可能抑制通脹,也可能加速通脹。

拉加德警告稱,近期價格飆升可能導致通脹預期變得更加不穩定。她指出,一旦消費者注意到通脹上升,他們的通脹感知會迅速反應,但當通脹開始下降時,這種感知的回落卻較爲緩慢。因此,歐央行將更加密切地關注通脹預期,只要家庭和企業不將未來的價格上漲視爲確定性事件,可以“忽視”短期供應衝擊(如能源價格上漲)。

在利率政策方面,拉加德坦言,歐央行“無法提供明確的路徑”。她表示,歐央行將致力於闡明如何應對特定的衝擊和事件,而不是給出具體的利率調整時間表。